青光眼是由于眼压(眼球内的压力)超出眼底视神经的承受能力而导致眼底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功能损害的一组疾病,是不可逆性的致盲性眼病。青光眼是世界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在我国和世界,青光眼的患病率均为2%左右。且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
青光眼有哪些症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反复发作症状。多发作于夜间。常于劳累、着急、上火等后出现眼胀、同侧头痛、视物模糊、看灯时周围有红绿圈。症状轻者多于数秒到数分钟,数小时内,或于睡眠后缓解,此为小发作。发作严重者症状重,眼胀疼、视物不见,伴剧烈头痛,可有恶心、呕吐症状,常就诊于脑系科或内科,而延误眼科治疗。此为大发作,可造成视力严重损害,甚至完全失明!其它类型的青光眼多无明显的症状,并且隐匿进展,由于进行性视神经萎缩,视野逐渐缩小形成“管型视野”,也就是老百姓说的“看东西没有余光”了,当患者感觉到视力下降时多已为青光眼晚期,视功能严重丧失,更为可怕的是这种损害是不可挽回的。据研究90%的慢性青光眼患者早期不知道自己患病,未进行任何治疗。有些青少年会以为是近视了,老年人往往以为是白内障而延误治疗,导致视功能严重受损。
青光眼主要有哪几种类型?从发病机制来分,青光眼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属于先天性因素,眼球发育缺陷。继发性属于后天性因素,多继发于眼部的一些其他病变。原发性青光眼主要包括(1)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包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好发于中老年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好发于青少年到成年,先天性青光眼发生于婴幼儿。
哪些人群容易患青光眼?①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②年轻时为远视眼的老年人,③患高度近视眼的年轻人④有眼外伤史的人,特别是伤后曾有高眼压的人⑤有高血压、糖尿病史⑥性情急躁或忧虑的人⑦查体时发现眼压升高或者杯/盘比增大、或双眼不对称的病人⑧有偏头痛的患者。以上人群尤其是40岁以上者,应到眼科进行检查,即使检查正常也应该每年1次定期复查。
如何治疗青光眼?青光眼的治疗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药物的应用可增加房水的排出量,或者降低眼内房水的产生量。大多数患者应用药物能安全地控制眼压数年。青光眼的药物治疗有许多不同的强度和组合。医生应用最少量的药物产生最好的治疗效果,而产生最少的副作用。患者每天严格按医嘱用药,对控制眼压是安全必要的。手术是另一种治疗青光眼的方法,包括激光手术和显微手术。
怎样预防青光眼?据年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表明,青光眼为第四位致盲眼病,致盲率为8.8%,由于青光眼的发病为多种因素,如解剖因素,遗传因素,神经血管系统影响及环境因素等。因此,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尽量避免青光眼的发作,是青光眼防治的关键。对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应尽量避免青光眼的发展,是青光眼防治的关键。对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应尽量避免诱发因素,做到;1.情绪稳定,不着急,不发脾气;2.保证睡眠,不熬夜;3.避免暗室工作,不在电影院看电影;4.少饮浓茶及咖啡;5.保证每日大便通畅。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