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人工撕囊的向心性和圆度对术后屈光结果的影响(作者OkadaM等)
澳大利亚墨尔本医院眼科部,医院眼科部和墨尔本莫纳什大学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系共同进行了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旨在确定白内障手术撕囊的向心性和圆度对术后屈光结果的影响。
共有例眼接受了常规白内障超乳与手动连续环形撕囊。所有受试者在术后1个月和1年接受验光和数字式后照成像。研究人员使用电脑照相软件分析了撕囊参数,并记录比较了术后等效球镜度、预测屈光度的偏离和术后散光度。
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撕囊的圆度为(0.83±0.01)mm,偏心度为(0.30±0.14)mm。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分析显示,圆度或偏心度均与等效球镜度,预测屈光偏离和散光度数无显著相关性。相比之下,撕囊的偏心度和改变与术后1个月和1年的等效球镜度相关:相比于患者偏心度低于0.4mm仅30%,偏心度超过0.4mm的患者56%等效球镜度改变超过0.25D(P=0.04)。在不完全撕囊-光重叠的眼睛中,60%患者在术后1个月至1年期间散光度数改变超过0.50D,而完全重叠的眼睛中仅15%(P=0.)。
研究人员指出,白内障超乳术后1年屈光度与撕囊的向心性或圆度无相关性。然而,偏心度超过0.4mm与0.25D的等效球镜度改变相关,不完全的撕囊-光重叠与0.50D的散光改变相关。
------------------------------
如您觉得内容精彩,可推荐给更多朋友!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好友圈。
点击本文开头标题下面的“中华眼视光学与视…→”,也可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白癜风怎么引起的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