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世界各地进行白内障手术总数可达一千万例。然而,部分病人在白内障手术后,原本已经得到改善的视力再次出现下降,这是白内障"复发"了吗?
其实这并不是白内障"复发",而是部份病人对人工晶体这个身体异物出现反应,使得承托人工晶体的后囊出现细胞增生,最终导致后囊混浊,称为"继发性白内障"或"后囊混浊"。
对于后发障你知道些什么
在白内障手术时,会在晶体的前囊开口以取出晶体核,清除晶体皮质,而晶体的后囊则会保持完整用以承托随后植入的人工晶体。白内障囊外摘除或晶状体外伤后,残留的皮质和脱落在晶状体后囊上的上皮细胞增生,在瞳孔区形成半透明的膜称为后发性白内障。由于抽吸术、囊外术及超声乳化术的日益推广,后发性白内障也较为常见。
后发障还可以导致眼睛的屈光度数发生变化(包括出现散光)以及视力的对比敏感度大幅下降。另外,由于不规则的混浊以及增厚,会使得进入眼睛的光线分散,可以引起病人出现视物模糊、重影等主观徵状。
后囊混浊可以发生于常规的白内障手术数月至数年之后,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的一个常见并发症,白内障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迁移、纤维化生是形成后发障的主要原因。可能增殖的细胞是立方形前部上皮细胞和赤道弓部具有丝分裂活性的细胞。
后发障需不需要治疗,有危险吗
成年病人中,年龄小于四十岁的病人有高达百分之七十的病例可能发生后囊混浊的现象。而婴儿接受白内障手术后,后囊混浊的发生率大于百分之九十。轻度的后囊混浊并不引起视力下降,可以不用处理,而当后囊混浊程度加重导致视力下降时,则需要进行治疗。
研究显示,某些全身或眼睛的疾病会影响后囊混浊的发展。糖尿病病人更容易发生程度较重的后囊混浊,然而不同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以及全身性的糖尿病情况与后囊混浊的程度并没有关联。患有虹膜炎、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以及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病人白内障术后发生后囊混浊的机会都比普通人高。同时,年龄越小发生后囊混浊形成的就越大。
后发障又该如何治疗呢
后囊混浊是白内障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治疗的方法有进行手术将混浊的后囊摘除或者使用非手术方法以YAG激光。在混浊的后囊中央打孔以重新获得一个透明的光学通道来改善视力质素,而绝大部分病例都是使用后者进行治疗。
对于影响视力的后发性白内障,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是唯一提高视力的治疗方法。对于后发性白内障发病时间长,混浊的后囊膜明显增厚,激光不能切开者,需要通过手术来剪除混浊的后囊膜。
常规白内障术后病人视力再度下降,绝大部份是由于后囊混浊这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所导致,而后囊混浊是可以通过YAG激光治疗的,过程安全、无痛而且疗效良好,目前在眼科中被普遍应用。
小贴士
有些常用的护眼方法其实是不靠谱的,比如按摩揉眼睛,用眼贴等,因为这些方法其实都不能真正做到放松睫状肌。
--NE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