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7日-11日,由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感染学组主办,欧康维视品牌承办的以“轻松视界,预见未来”为主题的眼感染专题学术周线上活动——“揭开眼科病毒感染的面纱”系列讲座圆满举办。
本次学术周活动共开展五场,以眼部病毒感染为主线,从角膜、青光眼、葡萄膜炎、眼底病等亚专业的角度,从前节至后节深入讨论了不同病毒感染性疾病。每场活动均设置了:专家授课、嘉宾点评、病例讨论部分。本次活动邀医院洪晶教授、医院邓世靖教授、医院张美芬教授、医院潘英姿教授、温州医医院陈蔚教授、医院陶勇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医院眼科医师参加了本季活动,最多时余人同时在线参与。
专题讨论环节,第一期的主题为病毒性角膜炎,是眼表及角膜专业的常见疾病,洪晶教授进行了题为《病毒性角膜炎的新观点》的精彩讲座,就病毒性角膜炎介绍了炎症部位诊断方法最新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案,梳理了病毒性角膜炎感染诊疗思路,强调了角膜深部感染及重症感染时,全身抗病毒药物的必要性及玻璃体腔注药的可能性。眼前节病毒感染的特点包括:角膜上皮炎以HSV病毒感染多见;基质炎以HSV、VZV感染多见;内皮炎以CMV感染多见;巩膜炎伴发虹膜炎以VZV感染多见。
第二期主题为病毒性结膜炎,虽为眼科急诊的常见疾病,但诊治及鉴别诊断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同时,此议题也为新冠疫情期间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期的主讲邓世靖教授进行了题为《病毒性结膜炎》的专题讲座,就病毒性结膜炎的表现和治疗方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特别对眼科最为常见的病毒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的诊治进行了分析。对于新冠病毒是否存在眼部感染途径,邓教授表示需要进一步临床及基础研究以证实其眼部感染性。
第三期主题为眼前节病毒感染,包括了青光眼与葡萄膜炎亚专业的病毒感染热点问题。本期的第一位专题讲者张美芬教授进行了题为《病毒性前葡萄膜炎》的专题讲座,对三大类病毒性前葡萄膜炎(CMV,VZV/HSV,RV)的不同临床表现进行了细致讲解。
第二位专题讲者潘英姿教授进行了题为《病毒感染与高眼压》的专题讲座,从青光眼专业的角度,就病毒感染与高眼压的诊断方法和抗病毒治疗原则进行了经验分享,强调了此类疾病抗病毒及抗炎治疗的原则。
第四期主题为眼部术后的病毒感染,此类疾病是临床诊治中的难点。本期主讲陈蔚教授进行了题为《眼部手术后的病毒感染》的专题讲座,重点对白内障术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诊疗方案提出了新的观点。陈教授发现,此类疾病难以依靠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常依靠典型病史、体征及治疗性诊断试验进行诊断。治疗时,除了注意药物毒性问题外,要保证足量、有效的全身抗病毒治疗,病情严重时可进行静脉注射。
第五期主题为病毒性视网膜炎,此类疾病多进展迅速,需及时治疗。陶勇教授进行了题为《病毒性视网膜炎》的专题讲座,通过结合大量临床病例,陶教授对三类病毒性视网膜炎的流行病学变迁及各自临床特点进行了全面分享。其中,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包括免疫力低下的病史、典型的眼底表现等;进行性外层视网膜坏死几乎总是由VZV引起的,HSV-1亦有可能;急性视网膜坏死50%以上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通常影响健康的人。
病例分享环节,每日均有1-2个相关亚专业的病例进行了讨论,依次包括:彭荣梅医师《角膜移植术后水肿:排斥or内皮炎》、张阳医师《反复出现的角膜KP》、孙昱昭医师《都是病毒惹的祸?》、谢华桃医师《流行性角结膜炎2例》、吴元医师《RV相关葡萄膜炎》、亓晓琳医师《角膜移植术后HSK》、程燕医师《抗青术后病毒性角膜炎一例》、苗恒医师《当机立断,力挽狂澜》、路遥医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总计病例汇报9人次。
病例讨论环节,每日均邀请了业界知名的专家、教授进行在线的病例点评,共计15位,包括了孙旭光教授、洪晶教授、张晓峰教授、谢培英教授、晏晓明教授、邓世靖教授、陈蔚教授、潘英姿教授、张美芬教授、王晓瑛教授、刘华教授,周奇志教授、陶勇教授、王常观教授、马志中教授(依出场顺序排序)。
每日线上活动讲座持续近2个小时,专家学者对眼感染疾病领域的热点、前沿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同时对于病例疑点及网络互动问题进行了部分解答。活动内容兼具深度与广度,基础研究与临床相结合。经过五天知识的洗礼,相信大家在眼部病毒感染的知识领域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进一步拓宽了临床诊疗思路。本次会议充分展示了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感染学组成员严谨的临床诊疗态度,清晰的科研学术思路,求实的诊治探索精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