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晚,下边木方厂起了大火。”每次电话,我总要娘报道一下地方新闻,除非是想让她有话可说,今天却把我吓一跳。
“损失严重吗?”
“不很严重。”娘似乎感到有些安慰。
“哪个发现的?”
“我起来,拉开窗帘,血红的一片。”原来是她立了头功!怎么没听出一点骄傲?
“我赶快喊你哥,喊不应,只好过去捶门。他一下子起来了,冲出去,喊人,捶门,打了电话老板两口子赶来了,只有某某开始没起来,其他的都去打火了……我听见好多人喊你哥,这个也喊,那个也喊,问他怎么搞,他成了主要人物。”娘描述很形象。“消防车来时,火已灭了。”她松了一口气,似乎悬着的心落了地。
“老板来感谢你了吗?”我半开玩笑地问。
“刚才有人也问了这话。”她笑了一下,“要么子感谢,我只想地方上平平安安,无病无灾。”
“你会再活20年(那就是一百岁),做了好事,会有福报。”我脱口而出。
2
“你成了救火英雄,采访你一下。”平时,我和哥很少打电话,但对这次火灾,我想作进一步的了解,他奋战在现场,到底知道得多一点。
“这种事不要讲的,都应该做的。”他仿佛要一口扑灭我说的“英雄”。
“救火的人多吗?”我曾见过扑山火的情景,无数人从四面八方涌来。
“不多,凌晨三点多钟,正是最要睡的时候,娘喊我时我正在睡梦里,喊别人也难得喊醒,只好边喊边去捶门……”讲起灭火的过程,他语气平静,男了汉风浪见得多。
“近边的都起来了吧?”简直是画蛇添足,我不知为什么要问这一句。
这一下,他一反常态,仿佛受了伤,激动起来。前面娘说的那个人,竟自始至终没出场,平时起得很早,今天很迟才起来。
在家,有人喊了,还用力捶了门,竟……这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也长叹一声,和哥一样失望。
“你救火有功,火红红的,红红火火,你会发财的。”不知是安慰还是祝福。
“我有什么财发?”他又恢复了淡定。
“好人会得到别人的祝福,至少不会像那个人一样得到别人的诅咒。”我解释道。
他开心地笑了,似乎认同我了。
3
“我想再问你一个问题,起火是三点多钟,你怎么起来了?”我按捺不住好奇,九点多了,又拨通了娘的电话。
娘一点也不责怪我,反而兴奋起来。
“我听到噼噼啪啪的响声,还有瓦片子掉下来的声音,一惊就醒了……”然后,滔滔不绝地把之前讲过的重复一遍,我静静地又听了一遍。
我提起那个一直没到现场的人,她大吃一惊。“后来,那么多人那么大的声音,他隔得那么近,还是没出来?”“一家有事,百家不安。”“一家有难,八方支援。”这个人让她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你眼睛没动手术,那你看得见这火吗?”我有些后怕。
“我眼睛还有一点光,红色的会看见,只是搞不清。”
“不能判断是火灾,是吧?”
“是的。”她很满意我的理解。
如果判断不清,她就不会果断地在深夜叫醒我哥,那就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大家说,如果还迟半小时,会烧到离厂最近的那户人家。“幸好救火及时,否则我家会有影响。”男主人心有余悸。
朋友,如果你读过我的那篇《对老小孩子温柔以待》,你一定算得出,今天,我娘白内障手术正好动了40天。
“明了一只眼,救了一场灾。”我的指尖欢快地滑过键盘。
张最伟,笔名:醉醉。中学语文教师,长沙市第二届“十佳家长”,长沙市作协会员,已出版散文集《醉一醉又何妨》。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