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后天性白内障治疗专科医院 >> 后天性白内障饮食 >> 头条病毒性视网膜血管炎并发白内障

头条病毒性视网膜血管炎并发白内障

 

摘要

视网膜血管炎是一大类累及视网膜血管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病因有Behcet病、结核或梅毒等。病毒引起视网膜血管炎在临床中也时有发生,但常为疱疹病毒引起的视网膜坏死,EB病毒感染视网膜血管炎较罕见。

视网膜血管炎导致新生血管,并不一定都是从后向前进展的,可以在虹膜、房角或瞳孔缘先出现。患者并发白内障时,若晶体混浊进展快且程度重,遮挡眼底,则无法在白内障术前准确地观察玻璃体及视网膜病变情况。

单纯的白内障术后视力提高显著,患者对视力提高的心理预期较高。若术前发现前节新生血管,提示可能有比较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当晶体混浊而无法评价视网膜病变时,医师需充分与患者沟通,以避免医疗纠纷。

1.病例介绍

患者女,42岁,汉族。主诉:左眼胀痛,伴瞳孔区变白20d。患者曾自觉右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医院,右眼视力0.2,诊断为右眼白内障。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右眼视力1.0,患者满意。20d前无明显诱因突然自觉左眼胀痛,伴头痛,左眼瞳孔区逐渐变白,视力逐渐下降。医院,诊断为左眼白内障膨胀期、左眼继发性青光眼,予降眼压治疗,建议行左眼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既往史无特殊。

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手动/10cm(光定位准确)。左眼结膜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浅,房水清,房角关闭(见图1),可见新生血管,虹膜纹理欠清,表面及瞳孔缘可见新生血管,瞳孔圆,直径约7mm,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皮质及核完全混浊,纯白色,眼底窥不入;右眼人工晶体透明在位,余查体无异常。眼压:右眼11.5mmHg(1mmHg=0.kPa);左眼40.2mmHg。

初步诊断:左眼并发性白内障、左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右眼人工晶体眼。

治疗方案:予降眼压治疗:甘露醇静滴;醋甲唑胺口服;盐酸卡替洛尔、布林佐胺、酒石酸溴莫尼定点眼,眼压无明显下降。予雷珠单抗注射液玻璃体腔0.05mL及前房内0.05mL注射,注射后第2天房角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眼压仍无明显下降。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

术后术眼视力手动/10cm,眼压降至8~9mmHg。术后查左眼底:视盘色白,界清,视网膜动脉细,静脉迂曲扩张,动静脉压迹未见,后极部视网膜水肿,散在片状出血,黄斑区未见明显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15s见视网膜动脉充盈,18s见静脉充盈,早期视盘低荧光,中晚期视盘强荧光着染,静脉后期视网膜多量斑片状出血遮蔽,视网膜血管荧光渗漏,管壁荧光着染,中晚期视网膜下荧光渗漏着染,整体强荧光,未见明显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见图2)。血清学检查:EB病毒抗原IgGU/mL;EB病毒衣壳抗原IgG抗体U/mL。

最终诊断:左眼EB病毒性视网膜血管炎、左眼并发性白内障、左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进一步治疗:左眼全视网膜光凝;内科治疗: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0.5g、静滴、1次/8h×10d;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g、静滴、1次/d×3d,递减为mg、静滴、1次/d×3d,递减为mg、静滴、1次/d×3d,递减为甲泼尼龙片40mg、口服、1次/d。

出院时患者视力:右眼1.0,左眼0.02。眼底视盘界清,色淡,视网膜见片状出血。眼压:右眼11.3mmHg;左眼9.9mmHg。

2.讨论

视网膜血管炎和白内障均为葡萄膜炎的常见体征[1-4],通常情况下,对葡萄膜炎的诊断并不十分困难。但是,当晶体混浊进展快且程度重的时候,由于混浊晶体的遮挡,无法在白内障术前准确地观察患者玻璃体及视网膜病变。这时,葡萄膜炎的诊断就变得十分困难。该患者虹膜、房角均可见新生血管,这提示了眼部缺血缺氧情况[5-10]。通常情况下,视网膜缺血缺氧首先诱发视网膜、视盘新生血管的形成[11-15]。该患者首先表现为虹膜及房角的新生血管,且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白内障手术后,眼底检查及FFA均未见视网膜、视盘有新生血管。可见视网膜血管炎导致新生血管,并不一定都是从后向前进展的,可以在虹膜、房角或瞳孔缘先出现。故而在视网膜血管炎病程中,视网膜、视盘无新生血管并不能排除前节新生血管/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可能。需要







































白癫风医院
得了白癜风要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xd.com/wacs/510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