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是根治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方法,不过临床上有些人做完白内障手术一段时间后,视力又会模糊,这真的是复发了吗?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白内障的发病机理和手术原理:
人眼中有一个组织叫作晶状体,晶状体类似于照相机的镜头,正常情况下是透明的,外部光线经过晶状体的聚焦到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才能看到外界物体。但是由于老化、遗传、外伤、疾病等原因,晶状体会慢慢变混浊,这就导致光线无法正常聚焦,看东西就会模糊,这就形成了白内障。
白内障手术就是摘除这个混浊的晶状体,晶状体是不能再生的,往往还要放入一个人工晶体。晶状体是一个类似于透明果冻样东西,它有个皮叫晶体囊膜。白内障手术一般先用显微器械在晶体囊膜上开个口,通过超声乳化将晶状体打碎吸出,然后植入人工晶体。晶状体被摘除自然就没有“复发”一说。
后发障又是怎么回事呢?
之所以有些人在白内障术后又出现视物模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出现了后发性白内障。这是因为在白内障手术过程中,为了使植入的人工晶状体位置能够长期保持稳定,晶状体囊膜大部分是被要求保留的。而被保留的晶状体囊膜在术后有一部分患者又会出现混浊,当这种混浊出现在后囊膜部位,就叫后发性白内障。后发性白内障会遮挡视轴区,才会出现视物模糊的状况,这和白内障术后复发完全不是一回事。
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的后发性白内障(简称“后发障”)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常见并发症,由手术后残留的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生成新的晶体物质或和纤维化引起后囊皱缩而混浊。后发障发生率不等,术后发生后发障的时间长短亦不同,从3个月到4年不等,平均为术后26个月。后发障的发生有两个高峰,分别为术后1年和3年,术后5年内出现后发障的机率为18.4%~50%。一般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发生了后发性白内障需行后囊切开,年轻患者大部分需行后囊切开。
后发障如何诊治?
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有:
1.矫正视力差;
2.后囊混浊并有厚薄不等白色机化组织;
3.视力障碍程度取决于机化膜的厚度。
当患者在白内障术后医院检查,散瞳裂隙灯检查可以发现后囊膜不同程度的混浊和增厚,同时排除眼底病变就可确诊。
后发障很容易处理,在眼科门诊就可用YAG激光将后囊膜中央打开,视力很快恢复,而且该操作安全、有效、无痛苦。
(眼科章峥嵘)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