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总是幻想着,退休后可以过着悠闲的老年生活,下棋、喝茶、带孙儿。在天空放晴时约上三两同伴去游山玩水,去海边垂钓。自从患上白内障后,所有的幻想都破灭了。
一、
白内障是怎么一回事呢?
白内障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盲人—万,其中白内障约有—万,而我国约有白内障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约1/3有白内障。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的白内障发病率近%。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眼球内的晶状体发生混浊、由透明变成不透明,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导致视力下降。早期混浊轻微或范围较小时不影响视力,而后逐渐加重至明显影响视力甚至失明,这就是白内障。
二、
怎么发现是不是患了白内障呢?
1、视物模糊。白内障为晶状体混浊造成,患者首先表现为视物模糊,原来戴眼镜可以看清楚的变得看不清,需要重新配镜,晚上就更加看不清东西了。
2、暗影。起初偶然发现眼前有固定不动的暗影,不能擦除。随着视物模糊加重暗影反而不明显,但视力明显下降。
3、近视。一些患者反映老花眼突然变清晰了,这可能是“白内障进展期晶状体性状改变”造成的晶体性近视,需要引起重视,及时检查。
4、重影。由于晶状体不规则散光所致。尤其在光线较暗处瞳孔相对散大时,如晚上看路灯容易发现。
5、阳光下视力差。感觉灯或太阳比以前更加刺眼,且存在光圈,核性白内障在强光下瞳孔缩小,视线被遮挡,在室内和暗处好一些。
6、看东西颜色变淡,有时候对辨别颜色困难。
退休老人患了白内障的日常
读书看报看不清字迹,看电视也只能听声音
小孙子可爱的笑脸看不到了,只剩下了模糊的一团影子
走路得万分小心,一个不留意就摔了个骨折
老朋友聚会参加不了,退休生活越发的孤独寂寞
蓝天白云与我无关,一见太阳,眼睛就胀痛、流泪
三、
为什么会发生白内障?
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导致白内障。白内障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
四、
哪些人容易得白内障?
年龄增加、老化是白内障的危险因素,氧化损伤是白内障的特点。50岁以上白内障患病人数明显增加,其中70岁以上者患病率最高。
长时间处于烈日下的人。长期慢性的紫外线会导致晶体的硬化与钙化。同时紫外线还影响晶状体的氧化还原过程,促使晶状体蛋白变性,引起白内障。
近视的人。近视是加速老年性白内障尤其是核性白内障形成的危险因素,因为高度近视产生眼部的病理性改变,直接或间接破坏晶状体的组织结构、干扰晶体蛋白代谢,晶体蛋白的过度凋亡及损伤与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者心脏病的人。据调查数据所得,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4~6倍,并且发生早、成熟快。
吸烟者。有资料表明,在尼古丁等有害物质长期刺激下易致晶状体混浊硬化,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得白内障而失明的危险高出2倍多。
常处于脱水状态。人体脱水时,体内液体代谢紊乱,会产生一些异常的化学物质,损害晶状体,导致白内障发生,而对已有白内障的患者,脱水可使病情加剧。
有上述情况的人,患白内障的可能性更大,但并非绝对。
五、
白内障如何治疗?
针对白内障,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白内障手术,除此以外还可通过配新的眼镜、使周围环境亮一些、配戴有防眩光的太阳镜及使用放大镜等方式来缓解症状。
六、
如何预防白内障?
戒烟
定期检查眼睛
控制好血压与血糖、避免外伤,通过戴太阳镜及大檐帽减少紫外线暴露等
均衡健康饮食,注意保证维他命C及β胡萝卜素的摄入
营养小贴士
科学家研究发现,维生素C具有防止白内障形成的作用,它可减少光线和氧对晶状体的损害。如果维生素C摄入不足,易于引起晶状体变性。因此,平时应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膳食中摄入β胡萝卜素和其他类胡萝卜素最多的人,较摄入最少的人患白内障的风险降低一半。β-胡萝卜素在进入人体后可以转变为维生素A,可以使患白内障的风险大大降低。
经研究发现,越橘精华能增加视网膜色素密度,促进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视力的恢复。叶黄素酯可帮助眼睛过滤蓝光,减低色相差,加速视紫质再生,提升视觉敏锐度,且叶黄素酯和越橘精华均具有强效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吸收进入眼球内的有害光线,预防眼睛的老化,延缓视力减退,达到最佳的晶状体保护效果。
维生素C能强力抗氧化,可减少光线和氧对晶状体的损害。
β-胡萝卜素是一种抗氧化剂,且是维生素A的前体,在预防白内障方面有显著的作用。
叶黄素越橘胶囊具有抗氧化性等多重保护作用,能有效地缓解视疲劳,是保护眼睛,擦亮心灵之窗的钥匙。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