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答疑解惑
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眼部疾病,如果这种疾病不及时治疗,视力会逐步下降甚至失明。白内障的发展过程往往缓慢并且没有疼痛感,那么到底啥时候才是做白内障手术的合适时机呢?今天我们就针对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做一下解答!
你还在等到“熟透了”?
以前,医疗技术与设备落后,白内障不得不等“熟透了”再做。现在的眼科理念与技术十分先进,白内障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早受益,已成为眼科业界的共识。
现在白内障手术都是通过高清显微镜,经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的方式吸除白内障,如果等到“熟透了”,反而会增加手术风险,术后恢复也受到影响。
用药能治疗白内障吗?
现在市面上常常可以见到各种虚假广告,宣传可以“治疗”白内障,不手术、不开刀让白内障彻底消失。部分患者及家属,盲目相信这些药物、理疗等非手术的方法可以治疗白内障,使用眼药水几年后,视力越来越差,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并发障延误治疗时机,最后导致严重的视力受损。
然而,就当下的技术来看,白内障只能通过手术的方法解决,目前药物治疗白内障均没有确切效果,都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视力低于多少才能手术?
视觉检查不光包含视力,还包括色觉、对比敏感度和像差。视力表上只有纯黑和纯白的对比,所以有很多白内障患者会有良好的视力表“视力”,可以在0.6-0.8,甚至1.0,但是患者却总感觉视物模糊,眼前总是雾蒙蒙的,常有塑料蒙住的感觉,其实这些都是对比敏感度下降的表现。
因此不能仅仅因为视力表“视力”还不错就放弃白内障手术,要综合考虑对比敏感度、色觉、像差等因素,特别是对于一些精细视力要求高的人群,例如画家、设计师、建筑师等,所以“视力”0.8甚至1.0都不是手术的禁忌。
每个人对视力的需求不同,应该根据综合视功能的评价,以及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程度,患者对视觉质量的满意度等多方面考虑,最终确定是否手术。
在日常诊疗时,医生经常见到神情木然、萎靡少语的老年白内障患者,他们的家属也会悄声说,老人脑子反应慢,精神头儿也不太好。但在实施了白内障手术之后,这些重获光明的老人往往精神振奋,容光焕发,一扫手术前萎靡不振的神态。
人们每天接收的信息有90%是从眼睛获取的,如果眼睛看不见,老人们就不会对外界事物做出积极的反应。这就是老人家属们做出误判的原因。
由此可见,一次成功的白内障手术拯救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视力,更有可能是帮助一家人重新拥有了高质而快乐的生活。
医院白内障专科拥有一支全国实力雄厚的专业技术团队,学科带头人爱尔集团辽宁省区总院长张劲松教授被业界誉为晶体大师。本专科在国内率先开展飞秒激光、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及多焦点、散光人工晶状体等多种新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常规白内障以及先天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和晶状体脱位等复杂难治性白内障的诊治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白内障基础及临床等方面的研究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End
阅读5
赞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