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
我们又见面了~
新鲜会议干货奉上!
.11.28
前言
先天性白内障导致的弱视,其预后与治疗年龄有密切关系,应尽早发现及处理影响视觉发育的先天性白内障,早期干预治疗。
杨隆艳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国家级专家
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病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病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眼科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吉林省眼科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吉林省眼科分会委员
吉林省斜视与小儿眼病学组组长
各位主席、专家同道下午好。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弱视治疗。上午听刘奕志教授讲到,从90年代显微手术发展到现在,白内障手术已经非常成熟,大家在很多方面都已达成共识。但是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仍然是个难题。即使手术做得再漂亮,可能孩子术后的视功能并不是很好。所以,先白术后的弱视治疗,是大家一直感到头疼的话题。
01
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是指出生前后即存在,或出生后一年内逐渐形成的先天性遗传或发育障碍导致的白内障。主要的病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还有一些找不到原因的,我们称之为特发性因素。形态学的改变是我们在治疗先白中要注意的问题,因为有些形态的先天性白内障是不需要手术治疗的。
先天性白内障的早期筛查
先白发现得越早,治疗越及时,术后产生弱视的可能性越小。
1、询问病史
(1)母亲孕期有无疾病史或服药史。
(2)婴幼儿期有无全身或眼部疾病史。
(3)有无射线暴露史和外伤史。
(4)有无先天性白内障家族史。
(5)四维彩超的筛查。我接触过一些病例,母亲在孕期做四维彩超的时候,就已经被告知孩子可能会有先白,但那时候孩子已经5月龄,不忍心,结果生下来之后,发现孩子瞳孔有变白的情况,于是过来检查发现,孩子不仅有先白,还有原始的玻璃体动脉残留伴有晶体后的局限性混浊。
2、分别检查双眼视力(注视玩具或追光、红光反射等)。关于双眼视力的筛查,一直是儿童视力检查的难点,刘奕志教授团队,研发了新的秘密武器,我们非常期待人工智能在儿童视觉筛查中的重要体现。
3、眼部检查:需分别在小瞳、散瞳下检查,确定晶状体混浊的范围和部位。
4、无法检查眼底的时候需查眼部彩超。
先天性白内障所致弱视的特点
三种因素影响弱视的程度:晶体混浊的程度、形态,采取手术治疗的时间,是否伴有眼部其他病变。
这种弱视多为重度,治疗困难,预后差。
02
先天性白内障的术后治疗
策略
手术指征和时机
指征:全白内障、混浊范围大于3mm的核性白内障、致密的后囊下白内障、合并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的后极性白内障。影响到视轴、光的进入以及孩子视功能发育,这些都是手术的指征。
手术时机:单眼生后6-8周,双眼生后10-14周。在出生后的2个月之内,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还不是很完全,早期的先白手术,医院不具备全麻的条件,或者对这个孩子而言全麻的风险性承担过大;在出生后的2-3个月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比较完备,全麻手术的安全性相对比较好。双眼的手术可以延后到10-14周。
光学矫正
01
人工晶体植入
人工晶体植入:2周岁以上。2周岁内,孩子的视轴增长特别快,眼部发育特别快。2岁之后,这种增长逐渐延缓下来。眼轴的增长大概每年增长0.01mm。所以,2周岁以上植入人工晶体,相对比较安全。
(1)眼轴长和角膜曲率的变化相对较小。
(2)眼屈光状态相对稳定。
(3)视轴浑浊和炎症反应的发生率相对低,比较容易护理。
术后人工晶体的测算,也有很多公式以及成熟的经验。大家都认为适当的欠矫,术后的轻度远视状态,用来对抗近视性漂移。
02
配戴角膜接触镜
角膜接触镜包含软性角膜接触镜和RGP。
优点:
(1)降低视网膜物像放大率。
(2)成像优于框架眼镜。
(3)对于单眼先白患儿,利于建立双眼视功能。
缺点:
(1)依从性差。
(2)患角膜炎的风险性大。
(3)环境因素。
(4)地域限制。偏远地方的开展可能效果没有那么好。
03
框架眼镜
遮盖
弱视训练
弱视训练一直有争议,说这么小的孩子,白内障做完就不用管他了,训练孩子太小不能配合,那么训练还要做吗?我们认为弱视训练是要做的。我们也观察了一组十多个孩子,年龄分布比较散,2-7周岁多,初始手术的年龄也不一样,所以我们没有把这一组病例拿出来。
1、红色滤光片方法:对旁中心注视、伴有眼球震颤及斜视的低龄患儿有效。
2、Haidinger刷法:对旁中心注视、伴有眼球震颤及斜视的患儿有效。
1+2对先白术后重度弱视的患儿有效,我们采取的是这两种治疗各5-10分钟,因为小孩的耐性不长,刺激锥细胞的发育非常有效。
3、后像疗法:对先白术后重度弱视的患儿疗效差;对有一定注视功能,但注视性质不稳定的治疗效果较好。
4、其他方法:视刺激疗法(CAM)、精细训练、双眼视觉训练,适应症:中心注视。
5、斜视的手术矫正。
03
小结
1、先天性白内障导致的弱视,其预后与治疗年龄有密切关系,应尽早发现及处理影响视觉发育的先天性白内障,早期干预治疗。
2、单眼的先天性白内障不易被发现,要及早的进行筛查。
3、选择好手术时机,术后合理的光学矫正是治疗先白的关键。
4、红光和光刷疗法,对先白术后重度弱视患儿有一定的疗效。
版
权
声
明
此文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精彩文章:邓大明:新型动态立体视的研发及应用研究
亢晓丽:集合不足型外斜视治疗进展刘陇黔教授新书推荐
付晶、孟昭君:不同训练方式对共同性斜视术后患者眼位控制及双眼视觉功能重建的作用
廖咏川:双眼视知觉检查及个性化训练在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刘陇黔:弱视与视觉可塑性
全球首个VR视觉训练临床试验在苏州正式启动
许江涛:儿童屈光检查(上)
许江涛:儿童屈光检查(下)
刘虎: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设计(上)
刘虎: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设计(下)
肖满意:注视能力与双眼视觉关系的研究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