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老人大概是年的时候去了某正幸福生活馆,位于帝豪大厦。每周都组织开会,不定期请所谓专家过来体检,检测出身体问题并推销买产品。老人家自去了之后被检测出脑梗、白内障、心率不齐等。某正的推销词往往是吃了药可以缓解,不用手术。这一次也是体检之后,诊断出白内障,说吃药不用手术,而且一卖就是卖一年的药,老人家也反复投钱进去。也会推销老人家拉朋友过来,拉得多的还给颁奖。
体检每一次都说身体哪哪有问题,医院检查,得到的治疗方案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老人家已经听不进去了。他们通常都用吃了药不用手术来洗脑老人,医院检查,医院也劝老人少吃保健品,对肾脏不好,但家里老人宁愿相信某正。
药物往往按一年的量销售,一瓶的价格高达元,一次买药就花费一万多。看成分远远不值这个价钱。老人已在上面花费了7万有余。
组织开会都是介绍产品,老人为了奖品鸡蛋等都会屡屡去参加,家里屡劝不止。希望可以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有经历过的网友也可以说说,看有什么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吗?现就希望老人不要再去参加活动了,不奢望某正可以退钱了。
鱼友们纷纷支招:陈府健哥:报警,报工商管理局,报食品药品监督。两块蛋糕:。有的鱼友表示自家老人被骗过。聪明鼠:帝豪这家,我们家老人也被骗了好几年,现在继续,就是不听子女的,这种卖保健品太厉害了,报过工商和,没抓到会议现场,没用的。chensijia:没用,你打市民热线,转工商,工商查了有营业执照,保健品还是食品准字号。工商就说不能夸大宣传。然后把老人叫来,我帮你指导一下,然后没有然后了。蜂胶的受害者,还有,他们会挑拨家人关系,子女不给买就是不孝顺,呵呵。更有鱼友表示见过太多老人都被骗了。王思蒜:老人家太多这样的了,某正大早上都是一堆老人开会。ZHUANGBONNIE:之前隔壁公司也搞这个,每次看到老人家拿些鸡蛋高高兴兴的,我真想报警。宝贝不二:火车站这边也是啊,经常一电梯都是老人家,或者是要走了一人一袋子鸡蛋什么的。蜂蜜世界:我姨在济南,也是被骗了不少。看来家里老人有同样遭遇的鱼友真不少,那么这些商家究竟如何吸引到老人,从而推销老人购买保健品呢?为了了解事情更多细节,八阿哥也联系到了楼主。楼主称自己姓张,而老人就是她的外婆,已经70岁了。她外婆一直在花钱买保健品,家里人都在劝外婆,但外婆现在还执迷不悟,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让我们来看看事情的经过。02老人三年花7万买保健品推销人员称“吃了不用手术”1、免费礼品、免费体检吸引老人
某幸福生活馆原来在斗西路那边,离张小姐家很近。年张小姐外婆关节不适,那边工作人员说洗脚说可以缓解关节疼痛,而且洗脚价格较低,老人家就进去洗脚,洗脚的时候工作人员也拿到了老人联系方式。但其实这家店不是以洗脚为主,打的旗号是卖藏药为主。
后来工作人员打电话给老人,说他们有活动,还请一些外地专家过来,组织免费体检,送些鸡蛋、土特产,老人心动了就去参加。
2、一瓶的保健品,称“吃了不用手术”
没想到一步步陷入他们的圈套,体检的时候诊断出各种病,每次体检都有问题,如轻微脑梗、白内障、心律不齐等,查出病之后就开始推销保健品。
张小姐表示:“这次体检后,诊断出白内障,推销人员推荐买某正R朗舒胶囊,说吃了就不用手术,而且卖一年的量。”
八阿哥看到了某正R朗舒胶囊的收据,一瓶元,一共竟然买了8瓶,花了元,这个价格确实令人惊讶。张小姐还晒出了另一张照片,里面全是老人家这几年买的保健品,有某正骨碎补钙片、圣元胶囊、普利康胶囊、维生素D维生素K片、R骨碎补氨糖软骨素升麻片等,种类繁多。“老人几乎每星期都去店里开会,开会不一定买产品,但体检几乎次次买。一年买这些保健品至少花3万多,19年至今有7、8万了。虽然每年都有吃这些保健品,但根本吃不完,全囤在家里了!”张小姐无奈地说。
“而且推销员的说辞和药物说明书上完全不一样,药品上写的是不能代替治疗,但是推销员说的都是不用手术。”
在某正R朗舒胶囊说明书上表示:某正R朗舒胶囊是以越橘提取物、叶黄素粉、枸杞、决明子、菊花、淀粉、硬脂酸镁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经功能试验证明,具有缓解视疲劳的保健功能。
在注意事项里也表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虽然推销员并没有明确说可以代替药物治疗,但是说吃了不用手术,确实会让一部分老人误认为吃了这个,疾病就能好。
3、医院检查结果截然不同,可老人宁愿相信某正
那么某生活馆组织体检检查出来的这些病,老人身上都有吗?到底需要手术吗?
张小姐进一步表示:“医院检查,得到的结果和治疗方案是不一样的。医院检查,并没有脑梗,医院检查,是有轻度白内障,医生说不需要手术,已开相关药物进行治疗。医生也劝老人少吃保健品,对肾脏不好,但老人宁愿相信某正。因为经常送礼物,老人家喜欢去参加。”
“老人家多多少少身体都有点问题,但推销员往往会夸大,今天说你心率不齐,明天说你脑梗,下次又说有好转。老人家说白内障检查,明年还会来,如果那个时候说没有好转,就再也不相信了,套路不就在这嘛,明年就说你好了!”
为什么老人家会如此相信这个生活馆的推销员呢?
4、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老人深信不疑
某生活馆宣称自己是挂靠某正集团的,每周都组织老人开会,有所谓老总演讲宣传,主要是介绍产品、推销产品,参会还可抽奖。除了不定期体检,在平时也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如观看直播、免费旅游、参观制药厂、藏药展览馆等,很多老人被这样洗脑了。
“他们年终大会,我外婆还拿了奖状回来。”
奖状上写着“某正暖冬护骨行动演讲大赛厦门站三等奖”。
在张小姐晒出的老人的演讲稿里,老人写到:“差不多服用了3个月,我的病痛减轻了,走路轻松了……”通篇都在宣传吃药的效果、某正的帮助等。
张小姐表示:“根本没有老人写得那么夸张,老人有去正规中医馆理疗保守治疗,所以关节是有一定好转,但之前走路什么的也是没有太大问题。但可能她自身感觉很有效果,也是她如此深信的原因之一。”张小姐还提供了生活馆推销员和外婆的聊天记录,他们以自己品牌背书,并坚持让老人相信老人吃了他们的保健品,身体越来越好了。5、老人不听劝告,怪家人不关心她
“上次治疗白内障的保健品是他们先刷的卡,然后让老人家去补尾款,我们原来想让老人家去退回元定金,没想到老人家心甘情愿去交了尾款,而且有什么事那边都只要求老人一个人去,不让我们跟着。”对于老人一次次被推销买保健品,张小姐很气愤又很无奈:“现在老人家连ipad手机都收起来了,怕我们联系。能说的都说了,能做的都做了,医院也看了,也说要带去旅游,带出去走走,都不要,每星期雷打不动去开会,为了贪几个鸡蛋,几个礼品。回头又怪我们不关心她,不支持她买药,没办法了。其实我们也不想管了,管了就吵架。她带去的几个朋友早就看清了,都不敢跟她去了。主要她每星期都去,也没办法了。”
八阿哥在网上查不到任何关于这家门店的信息,为了求证这件事,八阿哥还打了某正集团的电话,但是电话无人接听。最后八阿哥只能建议张小姐去向相关部门投诉。
其实在生活中,关于老人被推销买保健品的案例比比皆是。八阿哥在网上搜了一下,发现其他地区也有推销某正保健品,很多老人为了买保健品,花光了自己的积蓄。
03不少老人为买保健品花光所有积蓄在百度上,八阿哥看到有网友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外婆为了买某正保健品,把2年的养老工资都花掉了。1、某正的红景天有群人在小区卖药,是骗子么?有网友
yiwa02表示:“我们这里也来某正藏药了,先是给你们免费量血压,洗脚,慢慢有了一群客源了。周六我爸爸他们小范围5人被拉去南汇旅游,老人说看到老房子的人面黄肌瘦,说吃了8年的某正羊胎素人白胖胖的。
上午估计就是听课体检,前天说好旅游一分钱都不带,回来的时候拿回两盒装的大礼包,我纳闷不是不买吗?也不带钱,可以垫支的,旁边人给他定金先付。跟他说不要相信,回来像中邪一样,不给他吃就好像不叫他活命了。
那里的人跟他说他以前生过脑梗,还放什么血流造影给他看,人家都是通畅的他的血跟梅花一样朵朵的,估计一开始他不信,人家就加大恐吓力度。
保健药我不否定,价格要贵的离谱,网上查查最多的,卖给他们两盒,普通人也承受不起,这孝心的代价也太高了。
最叫我光火的是,回来老人家一夜头发都白了,人都被吓死了,这么严重的病,他觉得不吃就不成。人家还很善意的叫我们家老人去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我网上百度一查,这都是上万的检查,一般好端端的小老百姓谁去做这种东西,有本事你去坑大户去,这不是拆散家庭,骗弱势群体吗?动辄几千上万掏钱,人也被吓得不轻,跟家里也闹得不太平。”
这位网友说的没错,我们并不否认保健品(正规商家生产的)。但是工作人员推销产品的方式是否可取呢?夸大老人病情,也夸大自身产品的效果,老人被吓得不得不买。
我们都知道老年人的最大需求是健康,因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晚年生活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死亡恐惧感逐渐加强,所以他们会寻求各种方式来保障健康,而这些推销人员利用这种心理,加大他们的危机感,让他们更愿意去买。
八阿哥还看到了这样的新闻,独居老人竟然半年花了7万多买保健品,因为店员对她关怀备至,让她产生了信赖感。
2、瞒着子女“高消费”,老人半年买了7万元保健品
家住成都市龙泉驿区市民王先生回家探望独居的父母,发现他母亲买了很多保健品,有钙片,维生素胶囊,红景天当归人参果百合胶囊等。而一瓶某正红景天当归人参果百合胶元,内装12小瓶,每盒价格是元,他母亲买这些保健品竟花了七万余元,这些钱几乎是老人的全部积蓄。
那他母亲为什么会买这些保健品呢?原来母亲去菜市场买菜时,有人在菜市场门口发传单宣传藏药熏蒸,于是她被发传单的人带去一家叫净土健康生活馆的藏药熏蒸店体验,在体验中,被店员推销了这些保健食品。
他母亲表示,藏药熏蒸店的店员平时对老人关怀备至,让她对店员很信任。如果购买保健品,她没带钱,店员会陪她回家拿。
配图
对于独居老人,或者子女不能经常陪伴在身边的老人来说,他们其实最缺的还是孩子的关爱。保健品销售人员也是利用了老年人心理上情感缺失的特点,借机打“感情牌”,取得老年人的欢心与信赖,让老年人心甘情愿地掏腰包。
就像一个网友说的:
这帮卖保健品的都是些很懂人性说话又“好听”的人,语言上关心老人的程度超过子女,老人觉得自己被尊重,被信任,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些人提出的购买建议。卖保健品定期送米送油更是使老人开心,然后老人就是各种买买买。这在骗子看来是一个低投入高回报的“生意”。
一定要明白:保健品不是药品,也不是医疗器械,不得宣称对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疾病患者切勿听信不法商家那些保健品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甚至能包治百病的虚假宣传。
如果老年人已经被骗,专家建议根据轻重缓急以三种维权方式递进式处理:一是如果被诈骗的金额较大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紧急情况应第一时间拨打报警;二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拨打投诉;三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配图而对于那些依旧沉迷买保健品的老人,八阿哥觉得子女与其一味指责,阻止。还不如多花时间陪陪老人,与父母好好聊天,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