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发布研究报告,全世界有14亿近视患者,其中6亿在中国,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和总量高居世界第一。
近视眼已经成为我国常见、高发病之一了。不少戴了眼镜的小伙伴都觉得眼镜不仅影响美观,又多多少少造成了生活中的不便。近视是怎么形成的?有没有缓解办法?
近视形成的原因
近视的形成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遗传因素:近视眼有遗传倾向。
外因环境因素:长时间看近,照明不足,阅读距离过近,阅读时间过长,字体不清或过小,看书姿势不良或坐车,电子产品的过早、过长时间的使用。
近视有没有可能恢复
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婴幼儿视觉发育的过程,刚出生的孩子由于个头儿小,眼轴小,光线通过眼睛内部的折射,只能聚焦到视网膜后方,所以都是远视眼。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眼轴也在增长,眼睛朝着正视化发展。如果由于各种原因,眼轴的增长没有停止,就会出现近视。长长了的眼轴是不会缩短的,因此说真正的近视是不能逆转、不能恢复的。
我国学生近视为什么会如此严重
升学率与近视率“成正比”
随着我国教育快速发展,教育目的的明确,各地学校以升学率作为主要依据,学生成绩作为实现升学率的重要手段。学校施加压力给老师,老师施加压力给学生,学生埋头苦干,长时间地学习,没有合理的休息时间,学生用眼过度,最后导致视力下降。
上海眼病防治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到学年,上海小学生的近视率为47.2%,初中75.8%,高中达89.3%,而其他大城市的状况也大抵如此。
升学率压力越大,学生近视率越高,这是不言而喻的。每年寒暑假期间,医院的眼科门诊和配镜中心都是人山人海,其中绝大多数是儿童和青少年。
用眼过度、户外运动不够
有一部分学校,课间时间不允许学生在走廊大声喧哗吵闹。甚至课间时间只让学生上课卫生间,其余时间在班上看书或者写作业。正常一周两节体育课,也被其他老师霸占,一个学期下来,学生连体育老师长什么样,估计都不知道。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许主任说:“我们收集分析了全世界在近视眼户外活动干预方面最权威的25个研究结果,发现每天增加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能够减少50%的近视发生的风险。”
近视患病逐渐幼龄化
年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5岁以上人群中,每3个就有1个近视,预计到今年,我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发病率将增长到50.86%—51.36%。
研究表明,近视达到度以上,有可能遗传给后代。我国近视人口数量庞大,未来遗传给后代概率极大,这不得不令人担忧。
护眼小方法
转眼法
在一个较为安静的地方,放松自己,然后双眼睁开,头颈不动,转动眼球。先将眼睛凝视正下方,缓慢转至左方,再转至凝视正上方,至右方,最后回到凝视正下方,这样,先顺时针转9圈。再让眼睛由凝视下方,转至右方,至上方,至左方,再回到下方,这样,再逆时针方向转6圈。总共做4次。每次转动眼球都应尽可能地达到极限。这种转眼法可以锻炼眼肌,改善营养,使眼灵活自如,炯炯有神。
洗眼法
在干净的脸盆中倒入温水,把脸放入水里,在水中睁开眼睛,使眼球上下左右各移动9次,然后再顺时针、逆时针旋转9次。刚开始水进入眼里,眼睛难受无比,但随着眼球的转动,眼睛会慢慢觉得非常舒服。在做这一动作时,若感到呼吸困难,不妨从脸盆中抬起脸来,在外深呼吸一下。此法,能洗去眼中的有害物质和灰尘,还对轻度白内障有效,并能改善散光、远视、近视的屈光不正程度。
熨眼法
放松的坐下,同时闭上双眼,然后快速相互摩擦两掌,使之生热,趁热用双手捂住双眼,热散后两手猛然拿开,两眼也同时用劲一睁,如此3~5次,能促进眼睛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
孩子已经近视了怎么办!
快来亮瞳视觉健康服务中心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