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成材,希望他是一个好的将来,在各种环境和氛围下,我们都忘了教育的最终目的,而走向了盲从,往往忽略了教育的最根本在家庭,在父母善于发现孩子的专长和父母的循循引导。
亲爱的家人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河南邓州的尹老师。今天呢,由我来和大家分享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的话题。
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的家长比较多,经常会听到家长们在抱怨: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学习、不喜欢读书呢?家里的书本买了一本又一本,为什么我的孩子就是不太乐意去看呢?我也经常和孩子聊天,进行激励教育,为什么孩子身上就没有学习的劲头呢?等等类似的问题让我们大人非常的头疼,并且好象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我也经常听我们的家长对孩子们进行学习激励,我们家长们经常性的对孩子的激励就是: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努力学习哦,你一定要争取考上一个好大学。你什么都不用管,你不用去洗碗,不用去拖地,不用去做饭,不用去洗衣服,所有的事情我们父母来就好了,你只负责好好学习就行了,将来能考上一个好的名牌的大学,就什么都有了,会有个好工作,会有个好收入等等。这也是我以前曾经和孩子说过的话,随着家庭教育研究的深入,我发现,其实我们的家长走入了一个教育的误区,我终于了解到,为什么我们这样说了一遍又一遍,我们的孩子就是没有学习的劲头呢?就是提不起精神去兴致勃勃地、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呢?
今天和家人们说这样一个比较沉重的尖锐的话题分享,是因为随着教育的深入,和家长们接触的过程中,孩子们没有主动的学习、读书的能力,让家长们很头疼、很困惑。孩子们自己也很迷茫、很苦恼。初中一阶段的孩子跟我聊天:她说阿姨,我很迷茫,觉得学习好也没啥意思,觉得学习失去了动力方向。我答他说:你可以考一个好的大学呀。她说:我不知道我考上大学以后还能做什么,还能干什么,我大学毕业了以后怎么办呢?该做什么事呢?孩子的这些话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开始认真思考、研究这个比较严肃的问题。大家想想看,初中一阶段的孩子,都这么的迷茫,这么的困惑,说明这真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说明我们的家长在引导孩子学习的问题上需要再重新地思考,重新地引导。
今天呢,我就和大家聊一聊在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问题,我们一般的家长都走入了一个什么样的误区。目前孩子们真实的学习状态是什么?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状态?如何去改变这种状态?什么叫终身学习?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体的让孩子喜欢上读书的方法,怎样去发现孩子擅长的部分并进行正确的引导等等。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带给家人们一点点的思考,一点点的收获。
首先说明一点:这个方法具体操作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它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去实践,不会说你今天用了,孩子明天、后天、下个月就喜欢上读书了,那这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没有速成的东西,如果你这样想的话,那你就可以不用再继续再往下听今天的分享了。
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想要让孩子读书,需要培养孩子一个读书的习惯。其实它是源于一个大的前提:我们所有的家长都要认识到,有一个词叫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应该逐步去培养这样一个观点,去认同、去践行这个观点。现在这个时代的发展、变化之快,是我们不可想象的。十年前我们的手机只是用来打电话,更早前对外联系的通讯工具是固定电话,那时候的大家没有办法想象,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手机,透过互联网像现在这样跟大家进行交流、沟通、做分享。也可能到下一个十年,互联网会被淘汰掉了,甚至手机会被淘汰掉。我相信,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是一定可以看得到的。
基于这样一个科技的快速的变化和发展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下,简单地说,如果你的孩子现在还在上小学,甚至还在上幼儿园,或者连幼儿园都还没有读的家长,咱们可以想想看,当你的孩子到了二十岁、三十岁的时候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是没有办法想象的。当然,有些工作还会存在,比如说医生、国家公务人员等,这样的工作还是会存在的,但是它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工作,这一点就很难预知了。十年前,一个老人得了白内障,大医院的医生说没有办法做这个手术,只能尽可能去爱护双眼,去维持就好了。但是随着科技进行发展、革新,在今天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手术。也就是说20年后30年后如果你孩子的职业是医生,他所有需要掌握的技能,是我们目前没有办法去预知的。这一点,希望我们的家长要有清醒的认识到。包括我们现在很多的工种,可能十年前这个工种存在,但是他现在所从事的工作,采用的工具,近三、五年前没有出现的,当这些工具出现之后,它的精密度、工作效率都会大大提高,对这个产业就产生了实质性甚至于飞跃性的变化,比如说更多先进的机器,减少人力加工环节等。
前一段在新闻上看到,一些大城市里的餐厅,已经在使用机器人作服务员了。就是本来这个餐厅需要十个人来工作,现在可能只需要三个人工作就可以正常经营了,其它的工作就都被机器人所取代了。这在以前,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们经常告诉孩子的一句话就是:呀,孩子,如果你到时候考不上大学,你就去餐馆里给人家洗碗、涮盘子,那现在的话,你连这样的话也请别说了,因为到时候,真的是我们的孩子连涮盘子的机会都会被先进的科技所取代。到今后,会发展到哪一步,可以说,你能想象到的,想象不到的都可能会实现。目前孩子们学习的现状令人担忧,基本上都缺乏终身学习的能力。家长们对教育的误区。
所以说在我们的孩子培养上而言,我们要培养孩子多项的技能。我们的孩子,首先要培养一个终身学习的能力,包括他能够去自学的能力。但是在目前而言,我看到的非常多的家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来自于社会的、家庭的、来自自身的、来自于你的孩子的同学的家长,等等各种各样的刺激,引发了我们家长的各种各样的焦虑。这个也非常的正常。在孩子小学学习的过程中,武汉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是50%。也就是说,现在有一半的孩子从初中就没有办法去升高中了。必然会有一些孩子会进入职高,中专,技校这样的学校。那么按照目前而言,城市里的家长,又更愿意让孩子去读一个本科,比如说考个一本。从现在来看,考一本变得非常关键了。我所得到的确切消息是,今年起开始变化了,如果孩子过去在二本读的本科,现在想去一本读研究生是不可能的了,必须是从一本的本科去考一本的研究生。那么这样的话,必然会引发家长更多的焦虑。
我刚才讲过,第一是大的世界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变化,第二是教育的各种改革造成的一些变化,这些都会对我们家长有所影响。当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时候,首先我们知道,第一,家长是没有办法去预测我们的孩子未来去做什么的。第二,如果我们用高压的手段去对待孩子是不可以的。举个例子,基本上所有的无论是多好的高中的孩子,如果你去一个学校去做一个普遍的调查,你去问一个孩子,说:你们爱学习吗?如果孩子很诚实的回答,一定是:不爱。无论这个孩子的成绩好还是坏,这跟成绩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因为这个成绩它只是一个表象。
不要用强制性的方式让孩子去学习
我们说喜爱是一个内省性的东西,但是我们的孩子目前都普遍缺乏这个内省性的东西。当所有的我们的孩子,如果他通过小学、初中、高中这样整体十来年的这种被家长压制性的学习,他内心之中积攒了非常大逆反学习的情绪,甚至于对学习的抵触。可能孩子没有办法去反对你,因为种种原因,比如他没有办法独立生存,他要活下去等等。但是,当他有能力为自己的事情做主的时候,比如说当他到了大学,可能他就会没有那么大的学习动力了。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是比较清楚的,高考完后撕毁书本,进入大学后天天沉迷于游戏、疯玩的深层原因,因为他是被压迫着学习的,内心对学习没有主动性的需求。
但是我们知道,小学、中学、大学,其实都是一个打基础的地方,在这个阶段要想培养我们的孩子,从学习方面来讲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培养孩子的耐心,还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自主的能力等等。孩子能够从某一个学习点上发现问题,去延伸扩展,学到更多的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说触类旁通的能力等。但是这些方面,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它需要自主性、自发性在里面做为基础的一个内在品质,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做得好,而不是靠强制、强压,在孩子内心种下一颗强烈的逆反种子。
这个时候,对家长来说,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对于我们大部分家长来说,可能没有过多的去思考,家长想的只是说我的孩子能够考上大学,家长会觉得考上大学就会有一个好的出路,考不上大学就会没有出路,我相信很多家长会这么想。那么,前面咱们已经讲过终身学习。如果说你的孩子进入大学以后,他已经停止了学习,基至于觉得进入大学就是一个终极目标。如果孩子认为我已经进入了大学了,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观念。而且在许许多多的大学生身上都存在这种错误观念,这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不是说我在这儿说一说就能解决的问题,它包括我们的教育体制,老师的态度,家长的态度,社会的因素等等,它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对于我们家长而言,家长会说:老师,你的说法就是我们家长不要压制我们的孩子,那不压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如何能够在这社会上生存呢?因为孩子天性就是爱玩啊。希望我们的家长要认识到这一点,教育孩子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它绝对要比生孩子要难得多,生孩子只要保证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他就可以到成年了。但是要培养一个孩子,让他能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对社会有贡献,甚至于持续地对社会有贡献,那就比较难了。所谓的对社会持续地有贡献,其实到最后归结为他能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他才能够对这个社会不断地有贡献。
我们如果靠强压孩子,强制性对的孩子,在这样的个状态下,最后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孩子考入大学后,他就会认为我的学习总算结束了,今后就不会有一个自主的学习的精神,因为在他十多年的学习过程中完全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对学习而言没有了乐趣,这个时候对于我们的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
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
从大的方面入手,我们要知道,这个孩子最擅长什么。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孩子的个体是有巨大的差异的。有些孩子可能对文字性的东西更擅长一些,有些孩子动手能力会更强一些,有些孩子对图象类的东西更擅长一些,有些孩子对数字类的东西更擅长一些。作为家长,首先要去做一个判断,你的孩子在哪个方面其实更加擅长一些。但是并不是说,你擅长哪一方面就只往这个方面去培养,你先要观察,你孩子可能擅长的方面。然后呢,弱项并不是说要把它弱化掉,不是说完全不给予。
在孩子擅长的部分,可以考虑他以后的主要发展方向走向哪里。比如说,一个感统失调的人,你让他去做一个走钢丝,演马戏团的工作,那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如果在他7、8岁时能发现感统失调,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锻炼,对感统进行一个调整。对于一个感统协调发展很好的孩子,根本不需要进行调整,那他以后的发展方向,就有可能是走钢丝这样的职业。我们要做的就是因材施教,所以说,咱们家长就是尽可能发现孩子比较擅长的部分,给予多一些白癜风专家有哪些白殿疯早期图片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