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白内障患者约有万人,而每年因白内障导致失明的约50万人,是第一致盲眼病。
在老年人群中,白内障的发病率非常高,也有部分患者在中年就会出现白内障,这么看来,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定义更为贴切。
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白内障类型,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升高,80岁以上的老人,白内障的患病率为%。
对于这个几乎每个人都逃不过的眼病,其实我们还存在很多误区,今天,就医院眼四科的王晶主任来为我们一一澄清这些误区。
误区1年纪大了眼睛总归要花,当然会看不清楚
这里要搞清楚,「看不清楚」并不一定是「老花」。老花是可以通过配老花镜来矫正,从而获得最佳视力,它并不算一种病,是正常生理现象。
但是白内障,是晶状体混浊引起的,看远、看近都不清楚,是一种眼睛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致盲,危害要远远大于老花眼。
误区2轻度近视随年龄增长变成深度近视
这也是白内障的一个表现,不仅仅是近视度数加深那么简单。
本来近视的人就相对容易发生「核性白内障」,随着核性白内障的不断加重,近视度数会越来越深,可能从原来的轻度近视变成高度甚至超高度近视。最后严重到一定程度,即使配再深的眼镜,眼睛也看不清楚了。
误区3眼白上长了块肉,就是得了白内障
注意,从眼白上往黑眼珠上长的肉叫「翼状胬肉」,和白内障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
白内障一般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如果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也可以在瞳孔中央看到白点。
误区4眼前有好多黑影在飘,就是得了白内障
眼前有黑影飘来飘去叫「玻璃体混浊」,它多数是由于年龄增长玻璃体液化造成的,也可能是玻璃体腔内的出血,还有可能是视网膜脱离的先兆,要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医院做眼底的检查。但是,它和白内障不是一回事。白内障造成的眼前黑影一般是固定的,不会飘来飘去。
误区5老年人视力不好,一定就是患了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人,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导致视力不好的原因有很多种,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还有一些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特发性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前膜、闭角性青光眼等等。
因此,视力不好了不一定就是单纯老年性白内障。如果发现视力出现问题,医院就医,不要耽误疾病的最佳治疗时间。
老年性白内障还有很多种类型,它们又都有哪些表现呢?今晚8:30,锁定山东电视公共频道《身体健康》,医院眼四科的王晶主任将给大家带来更多关于老年性白内障的科普,敬请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