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约每分钟就会增加一个盲童,而每分钟增加的“低视力”儿童更是多达三个,眼疾致盲的问题正逐渐向低龄儿童蔓延。
造成儿童盲及低视力的主要病因是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眼部结构缺损及眼球震颤、视神经萎缩等。其中,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致盲的第二大因素。
先天性白内障是由于小孩在母亲体内胎儿发育过程中因为内生性(染色体遗传)或者外生性(胎儿或母体全身疾病)因素影响了晶状体的胚胎发育而发生的混浊。这种疾病较为罕见。
先天性白内障通常会伴随如下新生儿缺陷:
1. 软骨综合症Chondrodysplasiasyndrome
2. 先天性风疹Congenitalrubella
3. 康拉迪综合征Conradisyndrome
4. 唐氏综合征Downsyndrome
5. 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Ectodermaldysplasiasyndrome
6. 家族性先天性白内障Familialcongenitalcataracts
7. 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
8. 哈勒曼-斯特雷夫综合征Hallerman-Streiffsyndrome
9. Lowe综合征Lowesyndrome
10. 干燥综合征Marinesco-Sjogrensyndrome
11. 皮埃尔-罗宾综合征Pierre-Robinsyndrome
美国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
如果先天性白内障不严重,不至于影响视力的情况下,可以不用被治疗,特别是两只眼睛都有先天性白内障的情况。中度到重度(会影响到视力)的先天性白内障,往往是只在一只眼睛中出现白内障的情况,将会需要进行白内障移除手术治疗。大多数(非先天性)的白内障手术会伴随插入人工晶状体(IOL)的手术。但在婴幼儿身上是否应该使用人工晶状体在医学界还存在争议。如果没有晶状体,婴儿需要佩戴一种隐形眼镜。
在美国,白内障摘除手术非常成熟,这种方式通常都会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孩子进行手术后会需要后续的视力康复指导,大多数婴儿手术前会有一定程度的“懒惰眼”(弱视)的情况,则需要修补治疗。在可以确定病因的情况下,除了治疗病征,也需要对婴儿进行病因方面的治疗。
提醒:新生儿及学龄前儿童,没有办法用口语表达白内障对视力的影响,父母则要多费心注意小孩眼睛的情况及用眼习惯,是否瞳孔反射不是黑色而是呈现白色,眼睛有无斜视或斜位,有无眼球震颤、无法固定注视外物并跟着移动等。如果有异常情形,应尽早检查。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