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进临床第三十期
“
治病之要,
首当察人体质之阴阳强弱
”
患者信息
主诉:右侧肢体麻木20余天。
现病史:患者20天前午后突然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意识障碍,医院就诊,诊断为“脑梗死”,具体治疗不详,今为进一步系统治疗收我病区。现症见:右侧肢体麻木,咳嗽,咳黄痰,胸闷,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意识清楚,无吞咽障碍,无饮水呛咳,无言语不利,纳少,眠差,小便失禁,大便不规律。
既往史:高血压病病史40年,服用“代文”(缬沙坦胶囊)、“络活喜”治疗,血压维持在/80mmHg左右;糖尿病病史30年,服用药物不详;冠心病病史30年服用“万爽力”治疗;哮喘病史30年;白内障病史10年;结肠癌术后10余年。
辅助检查:钾2.84mmol/L;总蛋白52.2g/L;葡萄糖7.24mmol/L。
脉象特点
(1)整体脉象:涩、动、刚、滑、稀、上、高太过、来疾去疾、进多退少。
(2)左三部整体脉象:涩、滑、来疾去疾、进多退少;右三部整体脉象:曲、滑、动、涩。
(3)局部脉象:左寸脉:动、进多退少、热;左关脉:凸(气包样);左尺脉:沉、细、敛、滑、凉。右寸脉:动、粗、热、来疾去疾;右关脉:粗、热;右尺脉:沉、弱、凉、凹、边脉。
脉象分析
整体脉象要素“上、高太过”,说明患者思维敏捷,气血运行于上,血液在脉道中运行前进多后退少;“来疾去疾”说明患者阴虚阳亢;“刚”说明患者脉管壁张力高,有高血压病病史。双关脉象“热”,说明此患者上、中焦阳热亢盛;火热亢盛,脉搏搏动过程中撼动感较强,烦躁谐振波明显,表现为双寸脉“动”;右侧寸关脉”粗”,说明患者气血充盈于上部。以上脉象要素均说明患者为“木形人”的个性,患者肝阳上充,火热充斥于上。
左寸脉“涩”,说明肝阳化风阻络,脑部血行涩滞;左关脉气包样“凸”说明患者有情志郁怒的病史,腹部肠疝主要为气机瘀滞形成的气疝;“滑、稀”说明者血液有形成分减少,查血生化示钾、白蛋白降低;患者血糖高,脉象“糖涩“明显;右尺脉“凹、边脉”说明患者结肠癌术后,癌痕脉晕明显;双尺脉“沉、凉、弱”说明患者气机上浮,下焦失养,左尺脉“细、敛”说明患者平素劳心思虑过度。
诊断治疗
诊断:缺血性中风(肝阳上亢,化风阻络)
治法:平肝潜阳,息风通络
方药:天麻20g,钩藤30g,桑寄生12g,石决明30g,夜交藤15g,栀子9g,杜仲12g,川牛膝20g,黄芩12g,玄参30g,瓜蒌20g.降香5g,麦冬30g,生地黄30g,枳壳15g
5剂,水煎服,日1剂
患者服药后出现局部皮肤红斑,瘙痒,肠鸣音亢进,矢气增多,仍右侧肢体麻木,咳嗽好转,胸闷较前减轻,双下肢仍轻度水肿,腹部胀气明显,叩音呈鼓音,纳少,眠差,小便失禁,大便不规律。脉象的“上、热、动”较前好转,上方去栀子,加防风20g,天冬15g
3剂,水煎服,日1剂
服药后患者肌力明显好转,腹胀明显,睡眠质量较前改善,纳少,小便失禁,大便不规律。上方去杜仲、桑寄生,加女贞子15g,墨旱莲12g,紫苏叶12g
5剂,水煎服,日1剂
分析
“治病之要,首当察人体质之阴阳强弱”,通过望诊可知,患者矮胖,面色苍黄,肩背丰厚,腹大,皮肤肌肉润泽,属土形人的体质,但该患者个性与体质不相同,系统辨证分析其脉象,该患者好劳心,多忧虑,做事勤劳,有才能,为木形人个性。《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有言:“木形之人……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土形之人……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也。”
患者为老年女性,临床医家如果仅凭望诊,将其归类为老年人虚劳,使用大量补养类药治疗,往往适得其反。治疗此类老年人患者时,勿局限于“年老体衰”,应根据脉象从个性与体质系统辨证治疗,以个性治疗为主,体质调理为辅,“木形之人,足厥阴佗佗然”,足厥阴肝经气血旺盛,秉受木气最盛。该患者为木形人个性,主要病机为肝阳上亢,故使用平肝息风药即可改善症状;肝阳化火伤阴,加生地黄、麦冬滋阴通络;结合患者情志郁怒病史使用理气、降气药物瓜篓、降香、枳壳,服药后,风邪外出,发为风疹,患者出现局部红斑,瘙痒,故加防风祛风解表,天冬滋阴润燥。后患者明显好转,肌力恢复,去杜仲、桑寄生,加二至丸滋肾养阴,但患者腹胀明显,故加紫苏叶理气散滞。
脑病二科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