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愚公决定要挖掉太行、王屋二山后,全家男女老少都忙碌了起来。
力气大的男丁挖山挑土,年轻的妇女下地种粮种菜,年龄大的负责做饭看孩子,一个闲人都没有。
愚公鼓励大家说,咱们老愚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却不会加高一分,何苦挖不平呢?再说,万一感动了天上的神仙,他们轻轻一挑就能解决大问题,岂不成全了咱们。所以,大家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不懈怠,不松劲,相信一定能把大山挖走。
儿子愚甲说,河曲智叟这个老头总是笑话咱们家,他们智家男丁每天下地干活,种的粮食吃都吃不完,哪像咱们愚家为了挖山吃都吃不饱、穿也穿不暖。
愚公告诉儿孙们,千万不能学智叟只图眼前享受,做人要放眼长远,青史留名,岂能为了一时安逸放弃远大理想。
儿孙们点点头,拍拍身上的灰尘,扛着铁锹又上山了。
挖呀挖,挖呀挖,从天明到天黑,从春暖到冬凛,也不知干了多少年,多少日。
孙子愚乙终于撑不住了,瘪着肚皮说,爷爷,这山要挖到何年何月,要不咱回家种两年地,攒点粮食,填饱肚皮再来干吧。
愚公已是白发苍苍,佝偻着腰,也没多少力气了,可是他仍然斩钉截铁地说,越是困难的时候越不能退缩,我愚家子孙不能当孬种,虽然吃不饱饭但咱们有伟大的精神食粮,再挖一挖,兴许就能感动神仙出现转机呢。
孙子愚丙小声嘟囔着发牢骚,还子子孙孙无穷尽呢,天天挖山,穷得叮当响,连出门相亲机会都没有,四邻八乡也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俺们,再挖下去哪还有什么子孙后代,不断子绝孙才怪。
愚公耳背,没听清孙子愚丙说了什么,只模模糊糊听见“子孙后代”几个字,立刻精神抖擞起来,挥着拳头吼着,咱们老愚家子孙后代无穷无尽,一定能挖掉大山、名垂千秋,奥利给。
儿孙们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挖呀挖,挖呀挖,从天明到天黑,从春暖到冬凛,也不知干了多少年,多少日。
愚公的妻子找了过来,向丈夫抹着眼泪诉苦,这山咱不能再挖了,家里的地都荒了,儿媳们受不了都回娘家去了,几个孙子到现在打着光棍,咱们老愚家前景堪忧啊。
听闻此言,愚公的山羊胡子都气得竖了起来,他啐着唾沫骂道,你们这些人觉悟太低,就只想着过安逸日子,根本不懂我扬名立万的良苦用心,万一感动山神帮咱把山搬走,咱们愚家千秋万代,青史留名,到时候眼前吃这点苦受这点罪根本算不上什么,一定要往远处想往高处看,听我的保准没错。
见劝不动丈夫,愚老太太摞下一句话就走了,“以后爱找谁送饭找谁送饭,老娘不伺候了”。
愚公气得打哆嗦,“妇道人家,没饭吃也不能动摇老夫的决心意志”。
愚老太太走后第二天,愚公突然眼睛看不见了,儿孙们请来郎中,郎中瞧了瞧,说这是老年白内障,如果做手术还有希望恢复光明。
愚丙把叔伯大爷和堂兄弟们叫到一起说,这事咱得从长计议,郎中确实能治好爷爷的白内障,可是治好后他老人家看到那两座大山就上火,又得让咱们吭哧吭哧去挖山,挖山不要紧,关键咱吃啥喝啥,现在我们几个连媳妇都讨不到,后面也没啥子孙后代了呀。
提到娶媳妇,愚乙猛点头表示赞同,他告诉愚丙,弟弟有啥好主意就快讲出来吧。
愚丙狠下心来说,咱们可不可以这么这么办?
听闻之后,愚甲、愚乙、愚丁一众人等纷纷点头赞同。
当天半夜,愚公正在窝棚里呼呼大睡,突然儿孙们又蹦又跳地把他薅了起来。
“爹呀,您老太厉害了,天帝显灵了,神仙下凡了,天助老愚家呀!”
“爷呀,不得了啦,神仙把山挑走了,你看神仙的力气太大了,你看那山就像包袱一样被拎起来了!”
愚公使劲把眼睛睁大,可是仍然一片漆黑,焦急着颤抖着兴奋着,“发生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我怎么啥都看不见”
“爷呀,神仙可能怕你太激动,故意不让你看见的,他们已经把太行、王屋二山搬走了,您老大业已成、大事已毕,就放心吧!”
一行浊泪,从愚公的眼睛里流了出来。
第二天,愚家班打道回府,年轻人建房修舍,犁地干活,种粮收割,次年孙子们结婚成家,合合美美。
只有老愚公拄着盲杖,每天哆哆嗦嗦地走在街头巷尾,向来往路人宣扬他挖山感动天神上帝的光辉伟绩。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