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竺子健,来自海宁的一个残疾人家庭,妈妈是盲人,爸爸下肢瘫痪,他自己属于视力四级残疾。这个连黑板都看不清,上课完全靠听的少年,以文科分的好成绩被浙大录取。
白内障少年分考入浙大
上课看不清黑板他完全靠“听”
今天上午,一场雷阵雨又把海宁浇了个透,医院11楼的病房里,18岁的竺子健正守在刚刚同死神擦肩而过的爸爸身边,握着一双大手,几分钟内都没说一句话。
反倒是病号服裹着的爸爸竺盛祥,轻轻拿起一个印有“浙江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红色大信封,取出里面的烫着金字的内页,看了再看,就是舍不得放下。
如果不是仔细观察,你很难发现,白色条纹被子下面露出的竺盛祥的一截大腿,竟然和十来岁孩子的一样粗。老竺的身边依着一个女子,她的眼睛明明是在看着你,可眼神却有些游离,竺子健用手稍微示意,记者马上明白,这是小竺的妈妈谢晓曼。
这就是竺子键一家三口。竺子健的外表和常人没什么两样,1米7的个子,穿着街头常见的T恤衫,可他的鼻梁上却架着一个度的近视镜,厚度几乎是啤酒瓶底子的两倍。他患有先天性白内障,视力四级残疾。身旁的爸爸竺盛祥从小患有重度小儿麻痹症,如今已是肝硬化晚期,妈妈谢晓曼先天性失明,是个盲人。
虽然全家待在病房里,话不多,但爸爸妈妈不时露出满足的笑容——这几乎是这个残疾家庭最快乐的时光,他们的儿子以文科分的好成绩,位列全市第八名,并被浙江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传媒方向)录取,还收到了校长亲自签发的烫金录取通知书。
夫妻俩也很难想象,这个刚出生3个月就检查出先天性白内障,8个多月因患有小儿过敏性哮喘做了手术,上课连黑板都看不清,只能完全靠“听”的儿子,竟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在病房里,谢晓曼一边给丈夫端上盒饭,一边说“我们从没考虑过依靠别人,残疾人也要过有尊严的生活”。26年前,她和丈夫竺盛祥各自离别故乡来到海宁市长安镇,她用自己从小历经艰苦学会的曲艺、说唱、评弹,丈夫靠他的音乐创作能力和扬琴技艺加入了雪豹“自强文工团”,并在年9月,双双成为省残疾人艺术团的第一批演员。
故事刚开始,他们就“命运多舛”,先是儿子一出生就查出先天性白内障,而且还有伴有先天性小儿哮喘,大喜亦大悲,不少人劝她们,算了,你们本来就难,还是再生一个吧。
可“我们偏不放弃,一定要治”,于是辞了工作,到处求医,“我是眼睛看不见,丈夫是走不了,在路上,他就成了我的眼睛,我就是他的双脚”,可是谁知道,年时,丈夫也出了事,“他查出了肝硬化,还是晚期”。
丈夫竺盛祥一直不说话,看着妻子讲,他抚摸着孩子的通知书,低着头。这时他也开口了,说自己有过两次大吐血,都是吐了多毫升,“血有半个盆子那么多”。
一边的竺子健声音很低地说了一句,爸爸一共收到了4次病危通知单。
面对病床上奄奄一息的丈夫,谢晓曼扛起了生活重担,她陪护丈夫,照料儿子,打理盲人按摩店,她说,“我们家非但没垮掉,而且不知不觉有了一种‘超级、超级、超级’乐观的精神”,今年5月还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作为这家的孩子,竺子健传承了家庭的乐观,从小品学兼优。年,他以长安初中全校第一的成绩被保送进海宁市高级中学,并担任班团支书,还被评为“最美海高人”、嘉兴市三好学生、省“美德学子”、省励志成才优秀学生。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一直惊讶于竺子健和他的家庭为何拥有如此乐观的精神。终于,在竺盛祥写的一首歌里找到了答案。这首名叫《爱的呼唤》的歌,是他在结婚20周年纪念时写给妻子的,歌词里写道“笑对坎坷,相扶相携,坚强来自对生活的感谢……”
谢晓曼在采访最后,才告诉了记者一个震惊的消息,目前丈夫竺盛祥体内的出血症状仍得不到控制,且有越发严重的趋势。专家会诊认为,即使做“血管断流术”,最好的效果也只是延长3到5年的生命,夫妻俩将再一次勇敢地接受命运的挑战。
来源:浙江在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感动!为这个坚强的家庭点赞!
白癜风能否治愈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好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