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晶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晶体蛋白质发生变性,
不溶性蛋白相应增多,透明晶体出现混浊,这就是老年性白内障。老年
性白内障
因晶状体逐渐混浊,视力亦呈缓慢下降,是最终可导致失明的眼病。
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1)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原因
老年性白内障是因晶体蛋白质变性所造成。晶体蛋白质变性是晶状
体老化过程中逐渐出现的退行性改变,由于年龄增大,加上白内障诱
发因素而进展。在白内障的加重因素中,有外源性的药物、化学物质、
放射线、紫外线,以及身体内部的老化、遗传、营养不良、糖尿病、
眼病等。
(2)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
白内障的发生率,根据对不同人的统计,多少有些差异,如散瞳后
用显微镜检查的话,在50岁左右的人,大概有60%的人患白内障。只
是因为晶状体的混浊不是从瞳孔区开始,所以视力一般不会受到影响;
而60岁左右的人为80%,70岁左右的人为90%。人活到90岁时,所有
的人都发生白内障。晶状体自身也和人体一样,逐渐随年龄增加而老
化起来。
(3)老年性白内障的症状
老年性白内障常为双侧*,多为双眼先后发病。其自觉症状有:
①视力逐渐减退。
②眼前出现固定性暗影。
③因晶状体膨胀而出现近视现象。
④出现单眼复视或多视、视疲劳、视物变形等证状表现。
(4)老年性白内障的诊断
①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双眼发病。
②患者自觉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
③可有单眼复视、多视和屈光改变等症状。
④不同类型的晶状体混浊。
老年性白内障在临床上主要分为皮质性和核性两大类。皮质性白内
障为老年性白内障最多见的类型;核性白内障较皮质性白内障为少,
但在高度近视和常处于紫外线照射环境的人中亦较多见,其发病较早
,一般在40岁左右开始,进展缓慢,常持续数年至数十年。
一些初期白内障的病人遇到强光,如在日光直射下,视力反而会更差
,这是为什么呢?
这种现象称之为昼盲现象,它常常发生于核性白内障的早期。就是说
,这种病人的晶体混浊首先从晶体核部开始。周围皮质还比较清亮。当
光线较暗时,病人的瞳孔就较大些,从混浊的四周透亮区可以进入较多
的光线,所以还有较好的视力,但当光线较强或过强时,瞳孔就会缩小
,而缩小的瞳孔正好被混浊的晶体核所遮挡,光线进不到眼内,所以视
力反而更差了。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