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情光明行”上海志愿者抵藏
“手术间隙抓紧吸氧,照明不够就点上蜡烛,一定要让今天来的病人都做好手术,不白来。”近日离沪援藏的“雪域情,光明行”上海青年志愿者队伍,日前已在西藏日喀则完成了17台公益白内障援助手术。同时,上海医学图书馆也在当地正式落成。
高原手术至深夜医生吸氧坚守岗位
“一边吸氧缓解高原反应一边等下一个病人做好消毒准备,手术做到半夜,离开时许多藏民还等在门口道谢。”作为本次援藏行动的专家志愿者之一,同济大学医学院眼科教授、医院集团上海片区总院长廉井财在与同事们一起完成了近10个小时的公益手术后说,这可能是他从医生涯里最特殊的一次加班。
“高原反应带来的头疼和难受,他们上了手术台就好像全没了,但等所有手术结束后,协助的护士就蹲下来用力抱住了脑袋,我知道她头疼地厉害。”在旁协助的青年志愿者说,忍受着海拔米的高原反应,医疗志愿者们在手术台上表现令人钦佩。同为专家志愿者,医院孙勇院长术前再三强调,手术室环境越简陋,从术前准备到术后观察,所有医护人员就越要比平时更加认真仔细。
公益手术当天,由于实际手术的患者多于预期,直到晚上9点日喀则天黑,还有不少远道赶来的藏民在等待手术,此时手术室更衣室和消毒区的灯却不亮了。“医疗队当机立断决定用蜡烛,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11分钟就找到了蜡烛送来了手术室。”伴着蜡烛的微光,当天17台公益白内障手术均顺利完成。
爱心书籍顺利抵藏上海医学图书馆揭牌
“我们终于有了专业的医学图书馆,感谢远道而来的上海安吉拉。”在日喀则市上海医学图书馆揭牌仪式上,一位藏族眼科医生告诉记者,过去受限于环境、医疗器械,更受限于诊疗和手术技术,日喀则当地的疑难眼病患者只能转到拉萨和成都接受治疗,医生学习和进修也苦无途径。“有了图书馆和馆里的多册眼科医学书,我们学习有了资源,希望能为病人们做得再多一点,”这位藏族医生说。
据了解,新建成的日喀则市上海医学图书馆中,数万册藏书来自上海各界共同捐献,其中由新视界捐赠的医学书籍册,涵盖眼科学所有分类图书,并通过新视界光明快车,于日前顺利运抵日喀则市。廉井财表示,后续将持续通过新视界成都分院,医院共同开展眼病就诊绿色通道和医生互换培养计划。
“安吉拉是藏语对医生的称呼,听起来像英语里的‘天使’一样,被赋予这样的称呼,让我们更希望把这样的公益活动做得更好更久,让更多藏区群众能看得见、看得清,享有健康,生活幸福,”廉井财说。
[微医直通车]已进站,请乘客们有序扫码上车,谢谢!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