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检查:OS:裸眼视力:0.5,矫正视力:0.5;OD:裸眼视力:0.8,矫正视力:1.0
眼压:OS:16.7mmHgOD:15.5mmHg;
裂隙灯检查: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瞳孔形圆,直径2.5mm,居中,对光反射灵敏;
白内障分级:C4N1P1;
角膜内皮:OS:细胞密度:/mm2六角形细胞百分比:50%;
球差:0.27μmKappa角:0.16mm;角膜高阶像差:0.μm
眼底检查:隐见视盘,余不清;
手术解析手术方式玻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蔡司CTASPHINAM晶体植入手术过程■手术切口:手术开始做一个1.8mm角膜主切口,从切口注入粘弹剂。
■撕囊:撕囊直径约5.5mm,因前囊膜中心有些机化,在撕囊时要注意!采用“农村包围城市”方式。在撕囊时可见很明显的皱褶,这是因为玻切术后玻璃体的支撑力不够造成的,是个“水眼”;撕囊时要慢,特别是在主切口下要避开,撕囊时尽力做到下面的皮质不被骚扰,每个起瓣都能连续上。这样撕囊才更安全!
■水分离/水分层:在处理软核时,更要注意要做水分离!赵教授强调。
■超声乳化:因为是软核,所以在超乳时尽可能使用低的能量,尽量使用I/A。以达到保护角膜内皮的效果!
■吸除皮质与抛光:在皮质清除时要十分小心,当大块的核被清除干净后,其实还有丝丝缕缕的上皮细胞残留物存在,使用粘弹剂针头对前后囊膜做彻底抛光,然后再做I/A,抛光前后的效果很明显。这里要告诫年轻的手术医生,不要怕在囊袋抛光方面费时间,临床实践证明这样会减少许多术后麻烦。
■晶体植入:注入粘弹剂,植入一枚+17.5D的M晶体。因为是微小切口,晶体只能推到管口时,再借助辅助器械推入囊袋。
■清除粘弹剂:清除晶体前后面的粘弹剂,可防止高眼压的出现。后用针头贴压一下晶体。最后做水密。
赵春梅教授认为,此病例并非复杂,按常规白内障手术进行即可,因为本病例是玻切术后的,选择在晶体方面选择上需强调一下:经过IOLMASTER、Pentancam的测量,包括球差、Kappa角、散光小于0.5D等等都符合要求。患者角膜球差为0.27um,使用M晶体,其球差为-0.18um,植入后整眼像差为+0.09um,比较符合复明向屈光改变这样手术方式的选择;再者晶体在囊袋内的稳定也很重要,我对MP四襻设计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稳定性十分欣赏。术后资料术后一天:视力:0.8;验光:矫正无助;角膜:透明;切口:闭合良好;其他:无特殊
术后一周:视力:0.8;验光:矫正无助;角膜:透明;切口:闭合良好;其他:无特殊
患者非常满意
专家点评看似是一例普通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但每个手术的步骤处理得干净利索,可称得上是一例标准的手术示范!使用过蔡司四襻晶体的专家都认为晶体顺应性好、柔软、特别是在处理后囊膜皮质时,该晶体的特性恰如其分发挥出来:其柔软性给操作带来便利性,植入后四襻在囊袋内又十分稳定。1.8mm微小切口也可最大限度防止了术源性散光的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