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这种病,可以说是实实在在讨厌的大魔王了。因为每个人都可能逃不出它的魔掌,还是全球(中国)主要致盲眼病!
人老了,眼睛也会“老”。晶状体逐渐浑浊,不再清澈透明,也就是患白内障了,这是个不可避免和阻挡的自然过程,和毛发变白是一样的道理。那么什么是后极性白内障?今天一起来了解下:
后极性白内障(posteriorpolarcataract,PPC)临床表现可与后囊下白内障(PSC)相似,但它们的发病机制、发病进程及治疗是不同的,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后囊膜是否累及。PSC是位于正常后囊膜之前的白色斑块,其病变位于皮质中;而PPC表现为后囊膜自身的缺损,其病变位于可观察到的异常的后部皮质之下。
PPC主要是晶状体后囊膜胚胎发育异常所致,在晶状体囊膜上残留显微镜可观察到的小孔或裂隙。液体通过这些裂隙进入晶状体,改变了邻近的晶体物质,使之混浊和变为白色。这些白色物质可能形成一个塞子,封闭了原来的裂隙从而阻止更多的液体进入晶状体。
PPC可散发也可为家族性发病。在家族性病例中,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此,对PPC患者的亲属进行检查,以及采集其家族史对本病的确诊是很有帮助的。
裂隙灯下检查可见患者晶状体后囊的中央有一个圆形致密的小白色斑块,周围皮质受累的情况往往很小。多数患者是无症状的。斑块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增大,从而引起视力下降和眩光加剧。此时,需要予以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
患者在进行白内障手术时必须十分谨慎。PPC意味着后囊膜在胚胎发育上存在薄弱点或裂隙,手术医生在手术时存在使后囊膜裂隙变大的风险。手术中要避免使用水分离,取而代之的是水轮廓分离。皮质吸出时,应朝向囊膜薄弱的区域进行剥离,以使对囊膜产生的剪切力最小。术中不主张处理后囊中央白色斑块,术后使用Nd:YAG激光去除是明智的选择。手术医生正常情况下可将常规的人工晶体植入囊袋中,除非在术中发生明显的囊膜破损。
参考文献
VasavadaAR,RajSM,VasavadaV,etal.Surgicalapproachestoposteriorpolarcataract:areview.Eye(Lond),,26(6):~
茶馆掌柜
严翔
——END——
干眼茶馆的初心:
医患矛盾是双方交流不畅导致。医生每天几十遍、上百遍地回答患者的医学问题,很累很焦躁;患者由于身体原因更痛苦更焦躁。有一点火星,二者势同水火。干眼茶馆的心愿--让患者在见到医生前就了解病痛的浅显知识,减少医患误会,让社会更和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