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瞳孔区有白色反射,最常见的即是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0.4%,多数出生后就存在。对于晶状体混浊比较轻、不影响视力者无须治疗。瞳孔散大之后,视力能够提高者,可继续使用散瞳法治疗一个阶段,直到小孩会查视力。如果晶状体混浊明显影响视力,应该尽早考虑手术。早期手术非常重要,最适宜的时间是出生的后的2周~3个月。
眼内混浊的晶状体摘去之后,成了无晶状体眼,无晶状体眼是高度远视眼,看什么仍然不清楚,为此需要矫正,矫正方法有眼镜、角膜接触镜和人工晶状体。最好的办法是人工晶状体矫正,人工晶状体在解剖上和光学上取代了原来的晶状体,构成了一个近似正常的屈光系统。
小孩白内障的手术,较成年人要复杂得多,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目前我们采用的手术方式是超声乳化、前后囊膜的环行撕囊、前部玻璃体切除、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一次性的联合手术,这是目前最为先进恰当的手术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后发障的出现,避免了小孩的多次手术和多次全身麻醉。在角膜边缘做长约3mm的切口,吸出混浊的晶状体物质,然后撕开后囊约3mm大小,做眼前部的玻璃体切除,再根据年龄的大小决定植入或不植入人工晶状体,以及植入多大度数的人工晶状体。
小孩手术后,几乎%会形成后发障,很快就有上皮细胞从周边沿着后囊膜向中央生长,数周后后囊膜变为半透明甚至混浊。因此,建议在第一次手术时即将后囊膜和眼前部玻璃体切割吸出,避免后发障的出现。对于年龄稍大一点、比较配合治疗、没有眼球震颤、7岁以上的孩子,也可以不做后囊膜的撕囊和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后采用YAG激光治疗后发障,这样更加安全。
先天性白内障治疗与老年白内障不一样,千万不要忽视手术后的弱视治疗。由于小孩出生以后就有白内障遮挡,干扰了正常视网膜刺激,影响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也不能用眼镜矫正,就形成了眼睛的弱视。有的小孩虽然及时做了白内障手术,等到了能够表达视力的年龄,发现视力非常低下,因为白内障手术后,家长既没有给小孩配眼镜矫正远视,也没有治疗弱视,延误了孩子弱视治疗最好的时期。
治疗弱视方法多种,要由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求得到尽可能好的治疗效果。注意患儿屈光度的变化及时调整眼镜度数,每半年验光一次和并请手术医生复查,这一点非常重要。
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段是学龄前,2岁以内为关键期,8岁以前为敏感期,超过12岁后治疗效果非常之差,几乎没有什么效果。手术一周之后,就可以配镜。单眼可以配隐形眼镜;如果是两只眼手术,可以配框架眼镜,也可以选择隐形眼镜。注意,在配戴隐形眼镜的时候,要保持眼睛的卫生,出现眼睛流泪、眼红、怕光等情况,要停止配戴,医院检查。如果白内障摘除之后,当时做了人工晶状体植入,可以根据残余的度数,配上合适的眼镜。小孩的眼睛处于发育阶段,一般选择1.5岁以后植入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摘除之后,弱视治疗的难度要比普通弱视大得多,家长一定要认识到治疗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必要性。
有先天性白内障的父母,希望知道孩子白内障是怎么得的,如果再生一胎是否还可能是白内障。有1/3是遗传,与近亲婚配有关,也可从家族史有无同样眼病来分析。有1/3是环境因素,如:母亲妊娠期有风疹、麻疹、水痘、疱疹或流感等感染,盆腔受放射线照射,服某些药如激素,早产儿吸高浓度氧等。还有1/3原因不明。
因此,对于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一定要强调早期手术,手术后配合积极的光学矫正措施,治疗弱视非常重要。
专家介绍宋旭东
同仁眼科白内障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年毕业分配到首都医科医院工作,从事眼科专业30年,是国内较早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医生之一。运用劈核技术处理硬核白内障、运用囊袋张力环手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儿童白内障减少后发障等方面,具有丰富的手术治疗经验。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5篇,主编和副主编眼科专著3部,参加编写专著8部,担任《眼科》杂志编委。重点研究方向是白内障基础与临床研究,完成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科研合作基金“不同类型手术治疗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术后人工晶状体偏心和倾斜的对比研究”(09JL33)。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次,“劈核技术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获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1位),“牛磺酸干预不同类型白内障的分子机制”获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3位)。
来源:好大夫在线
责任编辑:刘昕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