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白内障是世界范围内致盲的首要因素,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全球大约有四千万人是失明人士,占全球人口0.57%左右。近十年来,全球仍有过半病人因白内障而致盲。
临床上一般把白内障分为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性白内障。虽然白内障是中老年人耳熟能详的疾病,但很多人对白内障的认识并不清楚。年轻人没有重视父母的视力问题,等到发现了可能已经晚了,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今天,希小玛请来了一位白内障患者的家属,让他来说一说是如何和妈妈一起打败白内障这个坏家伙的。
01
病情影响生活,立即就医
我妈的眼睛,是大概两年前开始出现问题的。一开始,她视力没现在这么糟糕,我们也没太重视。
等到今年,我妈反映说视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了,我才意识到,我妈可能得了白内障,必须就医,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
我第一时间医院看病。选择希玛眼科有两个原因:一来,我对港资医疗和林教授都了解比较多,知道林教授之前做的很多白内障公益的事情;二来,我儿子之前眼睛不舒服,医院看病,整个看诊体验非常好。
医院,医生和技术是一方面,但也非常看重服务这一块。医院看过病,看病过程跟赶鸭子一样,排队两小时,看病几分钟。看病的体验也不好,经常有人来插队,加号啊、看检查结果啊,过程非常一言难尽。
我之前也在港资医疗看过病,我感觉港式医疗最好的地方,就在于医生跟患者是交朋友一样,问的很细,医生会跟我们患者聊天、谈心。哪怕我有一些别的方面的问题,不涉及医生的专长,他也会用心给你推荐别的医生。甚至有时候,不是我家小孩的问题,是我朋友的小孩的问题,医生也耐心帮我解答。
02
在希玛看病,我感觉到温暖和舒服
当时我感觉我妈是白内障,挂的号也是白内障,但是接诊的外籍医生尼思特,还是给我妈做了眼底的检查。后来才发现,原来我妈眼底也有问题,需要马上手术治疗。
▲术前检查
编者按
经尼思特医生诊断,患者双眼老年性白内障、左眼黄斑前膜、双眼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右眼视力:0.2,左眼视力0.01
从这点看得出来,医院的医生还是认真负责,不是简简单单的“走走过场”,你说你是白内障,我就只给你看白内障。
港式医疗不会那么制度僵硬,这里的医生也不会有“做又三十六,唔做又喺三十六”的心态。
编者按
上世纪7、80年代有个时期的工人最低工资是36元每月。由于当时基本还是大锅饭铁饭碗,勤劳的与懒惰的工人收入差别不大,所以说“做又三十六,唔做又喺三十六。
手术前,楼姿含助理加了我的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