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后天性白内障治疗专科医院 >> 后天性白内障常识 >> 眼底病系列科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底病系列科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姜彩辉

爱尔眼科河北省区总院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医院集团河北省区学术委员会主医院眼科专家,医院眼科专家,空军高层次人才。长期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及保健工作,自年起,医院师从国内著名玻璃体视网膜病专家张卯年教授、马志中教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分课题1项。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发表的SCI论文被8个以上国家的学者引用超过次。多次荣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学术奖励,国内外10余种眼科专业杂志编委及审稿人,参加国际会议并在会议上交流论文29次。主要擅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复杂眼外伤、白内障、青光眼等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外伤性低眼压及眼球萎缩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及视网膜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

点击播放收听语音

疑问权威回应Q:

中国是世界上盲人数量最多的国家。请问导致失明的主要眼病有哪些?

我国每年有大量患者饱受各类眼病的困扰。其中,致残、致盲率较高的眼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眼底病变,角膜病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属于眼底病。可见,在各类致命性眼病中,眼底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Q:

什么是眼底?什么是眼底病?

眼球前面的角膜、虹膜、晶体称为眼前节;后面的玻璃体、视网膜和脉络膜称为眼后节。眼后节的底部都称为眼底。眼底就是眼球内、后部的组织,包括玻璃体、视网膜、黄斑、视乳头、和视网膜中央血管等关键部位。上述重要组织的病变就称为眼底病。人们常常把眼睛比作照相机,那么,晶体是照相机的镜头,而眼底就像是照相机的胶卷或者感光底片,专门负责感光成像。眼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Q:

什么是眼底检查?常见的眼底检查方法有哪些?

眼底情况复杂,相比眼前节疾病,如白内障和角膜病等,眼底病早期通常没有任何疼痛等感觉,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需要定期检查眼底。眼底检查需要特殊的设备。常见的眼底检查方法包括:眼底照相,包括彩色照相和超广角照相,眼底镜检查,包括直接眼底镜,间接眼底镜,裂隙灯+前置镜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眼底血管造影,包括视网膜和脉络膜造影眼B超。

Q:

哪些人需要眼底检查?

就像每年的健康体检一样,正常情况下,建议每年至少检查一次眼底。当出现视力逐渐或者突然下降,视物模糊,视物变形,变小、变色,夜盲,复视,视野缩小,眼前有黑影飘动或者遮挡等,需要及时散瞳检查眼底。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心脏病等疾病的人群需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及早发现和预防眼底疾病。

Q:

为什么检查眼底需要散大瞳孔?散大瞳孔有害吗?

许多视网膜疾病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先兆,必须定期检查眼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瞳孔正常较小,无法检查周边视网膜,必须散大瞳孔才能全面检查视网膜。视网膜变性区、视网膜裂孔等,多位于周边视网膜。年龄超过50岁,近视患者,或者家庭成员发生过RD,最好每年散大瞳孔,检查视网膜。

睫状肌麻痹下的数字眼底成像,通常用于记录和监测高度近视、DR等眼底病变随时间的进展情况,糖尿病患者及高血压患者根据病程及病变程度定期散大瞳孔,检查视网膜及其血管。

散大瞳孔检查眼底没有痛苦及副作用,不必担心:只是会有视物模糊或者怕光,5个小时左右就会消失。如果前房很浅,或者家庭成员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散瞳需谨慎。

Q: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底的视网膜如同照相机的底片或者胶卷,视网膜上有大量的血管和微血管。糖尿病使视网膜血管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从而变得脆弱,就像有裂缝的水管一样,容易渗漏、出血,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变会造成视网膜微血管瘤形成、出血、渗出、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形成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Q: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表现。发展到一定程度是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有黑影飘动,视物变形等。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会导致视网膜脱离,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最终导致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20-65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Q: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预防吗?

通常不能完全预防。即使血糖控制平稳,其他指标正常,也不能完全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然而,良好的血糖、血压及血脂的控制,可以有效延缓病变得发展,减轻病变的严重程度。定期的眼底检查,及时发现、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及时、正确地进行治疗,是防止或者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的最关键手段。

Q: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手段有哪些?

三个控制: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控制血脂。

三个禁忌:戒烟、戒酒、戒大吃大喝,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个定期查眼底:散大瞳孔检查眼底或者免散瞳眼底照相。

四个早期干预和治疗:早期给予改善微循环的药物,血管造影检查如有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要及时给予激光治疗。如发生黄斑水肿,要早期给予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如发生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要早期手术治疗。

Q: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不治疗,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病程的延长,会出现视力轻度下降,视物模糊,直至完全失明。有的患者可突然失明,这主要是发生了大量的玻璃体积血。有的患者在失明的同时,还可能出现眼痛,眼胀,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可能已经发生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Q:

糖尿病患者应该多久到眼科检查一次?

一经发现并确诊糖尿病,应该马上到眼科检查眼底。无眼底病变的,至少每年检查一次。出现新生血管的,需立即进行激光治疗,行全视网膜光凝,每3-6个月检查一次眼底,并进行眼底照相,必要时行OCT和FFA检查。

Q: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有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患糖尿病的病程越长,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可能性也越大,风险越高。几乎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在他们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糖网的危险因素有很多,重要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好,高血压,高脂血症,肾病,怀孕,对侧眼已经发生了严重的糖网等。其他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吸烟,喝酒,运动少等。

Q: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药物治疗:延缓病变的发生

激光治疗: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眼内注药:治疗黄斑水肿,提高视力

手术治疗:清除病变,挽救视力

Q:

糖尿病患者眼底筛查和检查为什么这么重要?

全国爱眼日的宣传重点:“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控血糖、查眼底,预防糖尿病致盲”强调了糖尿病患者眼底检查的重要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一样,属于慢性病。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过程,共分为六期。数据显示,约有10%的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5~9年会发生视网膜病变,确诊糖尿病15年后增加到30%,确诊糖尿病25年后增加到约80%~90%。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在主观及客观上视力没有明显下降的情况下,糖尿病眼底病变已经存在了,并且需要及时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不可逆的,减少失明的关键在于预防。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对于预防糖尿病致盲至关重要。

Q:

视网膜和黄斑为什么这么重要?

打个比方,眼睛好比一台照相机。晶体相当于镜头,而视网膜相当于胶卷。视网膜是神经组织,位于眼球的最内层;视网膜的作用类似于照相机的胶卷;视网膜将外界的光线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视神经传导到大脑形成了视觉。黄斑是视网膜的中心部分,也是视网膜最重要的部分。中心视力来自黄斑;中心视力对于阅读、开车、看电影电视及辨别颜色、距离、深浅至关重要。

常见问题与回答

Q:

控制好血糖能否延缓糖网的发生或发展?

是的。研究表明,控制好血糖能够显著延迟糖网的发生并且能够明显延缓糖网的进展。在这里,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除了空腹血糖,要注意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因为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前3个月血糖总的控制情况。

Q:高血压是否是否会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是的。高血压会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且高血压本身会损害视网膜,心脏,肾脏和大脑等。在这里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如果同时患有高血压,一定要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控制好高血压。

Q:

对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糖网,您有哪些建议?

糖尿病患者应当了解自己的ABCs:所谓的

A是指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

B是指收缩压小于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80毫米汞柱;

C是指胆固醇小于。

有句谚语说得好,预防胜过一切。在这里,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注意饮食、控制体重、戒烟、加强运动。

如果没有糖网表现,每年应当散瞳检查眼底一次;

如果有糖网表现,应当每三个月或者根据医生要求,定期散瞳检查眼底;

如果发现眼前黑影或者视力下降,马上到眼科就诊,需要散瞳检查眼底。

Q:姜院长,有些糖尿病患者反映,到眼科就诊,没有视力下降,为什么仍然需要激光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一样,属于慢性病。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过程,共分为六期。一般到了三四期,需要激光光凝治疗。有些糖尿病患者到了糖网三四期,可能暂时无视力下降,但是视力严重下降的风险很高,随时可以出现眼底出血或者发生视网膜脱离等。激光视网膜光凝是公认的、最好的预防方法,视网膜激光治疗能够有效减少眼底出血及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最大程度上减少糖尿病导致的失明。而且早期激光治疗的效果优于晚期激光治疗。

Q:

糖尿病患者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常规做哪些检查?

除了定期检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还应当定期检查血压,确定是否有高血压;定期检查肾功能,了解有无蛋白尿;定期检查血脂,明确有无高脂血症。

Q:

糖尿病患者每日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会不会导致或者加重眼底出血?

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口服阿司匹林会增加眼底出血的风险,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应当由内科医生来决定。

Q:

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是否会加重糖尿病黄斑水肿?

是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发生相对较早,白内障手术是眼科最常见的手术,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前一定先消除黄斑水肿。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蛋白尿、血压、血脂。

Q:

年轻女性糖尿病患者,怀孕期间是否会加速糖网的发生、发展?

是的。如果计划怀孕,怀孕前应当散瞳检查眼底。以后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如果糖网已经存在,应当每月检查一次。必要时,应当行激光视网膜光凝。如果在怀孕期间出现新的症状,如:眼前有黑影,视力下降等,应马上散瞳检查眼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xd.com/wadzz/15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