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履历
陈伟蓉教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学组委员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中国女医师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常务委员、医院眼科能力建设项目组组长,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广东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理事。
从事眼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及防盲工作近30年,是国内最早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医师之一,具有熟练的白内障手术技巧,对各种复杂性和疑难白内障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荣获首届羊城好医生、岭南名医、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南粤楷模、中国好人等称号。
主持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级科研项目,获得美国及中国发明专利共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方向主要为先天性白内障、视功能重建及生存质量的相关研究,近年来着重于MircoRNA与晶状体老化、白内障术后免疫反应等研究。
演讲正文
我们在讲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它的植入时机、度数选择,如何植入是最好的。同时,如果先天性白内障的人工晶体一旦发生问题,如何安全的将它取出。
IOL植入时机、度数选择缺乏统一标准
手术时机、度数的选择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小孩的眼睛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我们植入的人工晶体的度数是固定的。
对于先天性白内障IOL植入时机,目前尚有争议。AAPOS普遍提倡2岁以内植入人工晶体,但是目前国内选择是2岁以后,我们中山眼科中心或许更保守一些。
婴幼儿眼球发育特点
(1)晶状体:
直径:出生时6.0mm,1岁时8.0mm,2岁时8.4mm,16岁时9.3mm;
囊袋直径:出生时7.0mm,1岁时9.0mm,2岁时9.3mm;
晶体屈光度:出生时34.4D,成人18~20D
(2)眼轴:新生儿16.0~17.0mm、1岁20.5~21.0mm、2岁21.5~22.0mm、6岁基本达到成人水平。
推荐IOL植入时机
普遍2岁
不配合戴镜或单眼白内障患儿可提早
眼球发育不良者IOL植入时间适当延后
囊膜处理(前囊膜、后囊膜)
对于囊袋的处理,我们曾经做了一个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撕囊的时候,前囊口4.0-5.0mm有利于提升Ⅱ期IOL囊袋内植入的成功率。
对于后囊膜要不要处理?一般来讲,小于2岁一定要做后囊膜的连续环形撕囊加前段玻璃体切除;2-6岁单纯做PCCC;6岁以后孩子懂事了,可以打激光了,就可以不去处理。
但是我自己现在10岁以内都做PCCC加前段玻切,因为PCCC我已经做的非常熟练了,把这个问题一次解决,免得他下一次后发障以后打激光,一打激光那些碎屑就在眼内刺激产生炎症反应,所以10岁以内我都会选择做PCCC加前段玻切。
Ⅱ期IOL植入
囊袋内植入
可见Sommering环,前后囊膜足够大,电撕囊重新开放囊袋
睫状沟植入
后囊膜不足,前囊膜足够大
缝襻固定
前后囊膜不足以支撑IOL
前房IOL(基本不用)
前后囊膜不足以支撑IOL
IOL相关并发症
假如手术做的不好,那么可能会发生的IOL相关并发症有:角膜白斑;人工晶状体脱入前房;人工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瞳孔变形、闭锁;人工晶状体夹持;人工晶状体浑浊。这些时候我们就要进行干预、处理。
IOL取出、复位和置换的原因
IOL自身的因素
(1)IOL位置异常(IOL脱位/偏心/倾斜/夹持)
(2)IOL的损伤(激光损伤、术中的划痕、IOL断袢)
(3)IOL混浊
术后屈光因素
(1)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近视漂移
(2)人工晶状体度数植入错误
(3)异常光学现象:眩晕、眩光、闪光
IOL植入术后的并发症
(1)眼内炎
(2)角膜内皮失代偿(主要见于前房型IOL)
(3)UGH综合征(主要见于前房型IOL)
(4)持续性虹膜炎(主要见于前房型IOL)
(5)慢性黄斑水肿(主要见于前房型IOL)
(6)视网膜脱离:见于高度近视,术中玻璃体脱出,后囊膜术中切开
IOL取出、复位和置换技术
前房型IOL取出、复位
后房型IOL取出、复位和置换
玻璃体腔IOL取出
前房型IOL取出、复位、置换
难点:
(1)前房操作空间有限
(2)容易损伤角膜
(3)容易扰动玻璃体
关键点:
(1)术前缩瞳
(2)缝线固定眼球
(3)角膜内皮保护Duoviscoat
(4)切口足够大
后房型IOL不全脱位处理
难点:
(1)悬韧带异常
(2)涉及玻璃体
关键点:
(1)充分散瞳
(2)巧用粘弹剂
(3)切除前段玻璃体
(4)IOL悬吊
后房型IOL全脱位处理
难点:IOL位于玻璃体
关键点:
(1)切除玻璃体,游离IOL
(2)IOL悬吊
2岁以内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屈光不正矫正方案
对于2岁以内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由于他太小,这个时候植入IOL是不合适的,那么怎么解决他们无晶体眼的屈光问题呢?
戴框架眼镜?由于两眼的放大率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可取。植入IOL?由于孩子眼球尚未发育好,眼球小、囊袋小,这时候植入IOL显然也是没有好处的。
配戴角膜接触镜?对于软性角膜接触镜,因为我们知道无晶体眼的孩子,1岁左右是14D-18D,太厚的接触镜对孩子来讲透氧率也低,对孩子的眼表发育也是不利的。
两年前开始我们委托杨晓教授为我们做硬性角膜接触镜的植入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硬镜接触镜跟软性相比,有更高的透氧性、直径小、硬度大,不含水。
RGP的优缺点(与SCL相比较)
优点RGPSCL透氧性极高较高视觉质量好视力不稳定散光可以矫正仅可轻度矫正抗沉积性好一般耐用性耐用相对较不耐用缺点RGPSCL初戴舒适度较差较高适应周期较长,1~3周较短镜片脱落可能较容易相对不易RGPVS框架眼镜
RGP在无晶体患儿中的应用
矫正时机:
√越早越好
√一般于术后3月:角膜曲率相对稳定,眼前节炎症缓解
注意事项:
√镜片的清洁:边缘削薄的镜片,清洁时应注意削薄区与光学区相交区域,避免镜片沉淀物
√随访:缩短随访间隔时间,戴镜早期建议每月复查
结语
“作为医生来讲,我们更在乎的是,要知道如何去指导先天白内障患儿家长用好RGP,而这一定要专业人士来指导,因此需要厂家提供帮助,专业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来进行RGP的配戴和随访。同时,要缩短随访的时间,另外要避免镜片的沉淀物。以上是我认为在这里应该强调的问题。”
非常感谢陈伟蓉教授的精彩分享
文章来源:板桥目立康
葡萄膜炎青光眼的“有力武器”:XEN-45植入物
研究发现依普利酮对中心浆性视网膜炎具有出色效果
白点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
FDA顾问支持基因疗法用于治疗遗传性失明患者
美国首个遗传病基因疗法有望上市:为失明者揭开黑布
李朝辉教授:婴幼儿白内障手术并发症
俄罗斯完成首例“仿生眼睛”植入手术
专为青光眼设计新型隐形眼镜可持续监测眼压
港大发表PNAS:刺激大脑海马体,可增强视力听力和触觉等反应达20%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一例治疗中
版
权
声
明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中国眼科医生
每日定时推送8条|中国眼科第一微媒体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