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6个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6月5日,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举办“光明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座谈会。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副会长李守山在会上指出,该项目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每年救治20万农村低收入白内障患者。
座谈会现场
据李守山介绍,白内障是首位致盲眼病,我国50-60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率为60-70%,70岁以上为80%。很多贫困家庭的老人患上“白内障”后,不但失去劳动能力,而且需要家人照顾,对他们进行及时救治,可以有效的恢复和解放贫困家庭的劳动力。截至目前,该项目在中西部22个省市确定医院,救治白内障患者万人,其中,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免费手术。
会上,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介绍,自年3月项目启动以来,到年已救治85%的建档立卡贫困白内障患者,减轻了中西部贫困地区约20%左右的患者就医经济负担,有效防止了白内障患者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座谈会现场
关于下一步的计划,李守山介绍,“光明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将重点面向三农、面向基层、突出中西部、突出困难群体,做成规范化、信息化、透明化的健康公益项目。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每年救治20万农村低收入白内障患者,5年达到救治万以上的目标。
“光明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是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健康帮扶项目。在项目启动仪式上,医院集团继去年捐赠1亿元后,通过爱眼公益基金会再追加1亿元捐赠,广东国强公益基金会、医院集团分别捐赠1亿元,以及亮睛眼科医生集团捐赠0万元,用于中西部地区农村低收入白内障患者的救治。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邓保群
本文来源:中国农网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