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后天性白内障治疗专科医院 >> 后天性白内障预防 >> 糖尿病性白内障治疗的大局观

糖尿病性白内障治疗的大局观

 

什么是糖尿病性白内障?

糖尿病性白内障是一种与血糖升高所致眼内房水渗透压改变有关的特殊类型白内障。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基础上,血糖升高可增加发病率且加速病情进展,发病时间平均可提前5~10年。糖尿病性白内障还是一种系统性、全身性疾病在眼部的并发症。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极有可能同时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囊样水肿。作为内分泌科医生,我们也要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有所了解。《国际糖尿病》姊妹刊《国际眼科时讯》在近期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年会暨大坪眼科研讨会”上,请眼科专家浙江大医院的姚克教授介绍了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一些相关临床问题。

糖尿病性白内障整体治疗“五大方案”

姚教授介绍,糖尿病性白内障整体解决方案规划为五条:第一,对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系统性疾病要有正确认识;第二,要认识到糖尿病所致的白内障发病率可能高于一般类型白内障;第三,如何处理糖尿病性白内障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第四,如何选择和计算人工晶状体;第五,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即患者术后的随访问题。糖尿病患者出现黄斑水肿的比例较高,因此一定要重视术后眼底随访。

糖尿病性白内障:控制血糖不可忽视

姚教授表示,从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机制角度分析,高糖可加速晶体氧化、上皮细胞水肿,主要表现为后囊皮质混浊。有文献证实晶状体混浊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均与高血糖相关。临床中白内障手术医生发现患者血糖较高时,往往短期应用胰岛素使血糖降低到围手术期范围内以行手术治疗,而大量文献报道血糖未予良好控制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升高。此外,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增多。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的手术状态应该是糖化血红蛋白稳定时。

后发性白内障是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的一种并发症,即使是普通白内障患者,其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也在10%~30%。有研究证实,血糖越高、控制越不稳定,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越高,发生时间越早。疏水型人工晶状体有利于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孰先孰后?

姚教授表示,并非所有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均会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者黄斑囊样水肿,但若合并需要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将会影响眼底手术医师的操作。因此,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不宜使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包括双焦点人工晶状体和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此外,当存在黄斑囊样水肿时,可能要考虑抗VEGF治疗、激光治疗等问题,人工晶状体度数可能由远视变为近视。

姚教授总结道,糖尿病性白内障在人工晶状体计算和选择方面具有特殊要求和特殊处理方法。对于有轻度白内障且可以清楚看到眼底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无明显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不予特殊处理,如果存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黄斑囊样水肿,则建议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黄斑囊样水肿。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糖尿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xd.com/wazlyy/134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