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11日报道,两项主要研究表明,对于听觉和视力下降的老年人,佩戴助听器或做白内障手术可预防痴呆症,这种疗法可阻止高达75%的认知能力下降。
听觉和视觉干预预防老年痴呆
认知能力下降会影响记忆和思维能力,但病人听力和视力改善后可减缓下降趋势。科学家发现,老年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后认知能力下降的速度减了一半,在采用助听器后减少了75%。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主导了这次试验,试验结果“令人兴奋”,因为人类与痴呆症的斗争仍在继续。他们认为,保持视力和听力能让人身体活跃,参与社会生活,从而减少患痴呆症的风险。
关于白内障手术的研究在年至年期间对参与者进行了评估,发表在《PLOSOne》医学期刊上。研究比较了在英格兰接受白内障手术的人和未接受白内障手术的人的调查结果。关于助听器的试验在年至年期间对参与者进行了跟踪,并发表在《美国老年医学会》医学杂志上。这项研究是在美国健康和退休调查的2,名参与者中进行的。
两项调查都通过测试参与者的记忆来评估认知能力的下降。要求参与者立即回想10个单词,然后在测试结束时再回忆一次。科学家们比较了患者手术前后或开始戴助听器前后的认知能力下降率。
一位研究人员AsriMaharani博士表示:“年龄是导致认知能力下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发现,听觉和视觉干预可能会减缓认知下降速度,或许还能预防某些痴呆症。”但她补充说,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来证实这一联系。
另一位研究人员PiersDawes博士表示:“这些研究强调了人们克服阻碍,获得听力和视觉辅助,是多么重要。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听力和视觉问题会影响认知能力下降,但我想,与世隔绝、耻辱感以及由此导致的缺乏体力活动都可能与听力和视力问题有关。也许未来的方法就是成人筛查,以便更好地识别听力和视力问题。如果听力完全丧失,可对整个过程进行非医学化处理,因此治疗是在临床范围之外进行的,这样可以减少患者的羞耻感。”
警惕诱发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因素
1、家族史
绝大部分的流行病学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某些患者的家属成员中患同样疾病者高于一般人群,此外还发现先天愚型患病危险性增加。进一步的遗传学研究证实,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所致。最近通过基因定位研究,发现脑内淀粉样蛋白的病理基因位于第21对染色体。可见痴呆与遗传有关是比较肯定的。
2、一些躯体疾病
如甲状腺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癫痫等,曾被作为该病的危险因素研究。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史者,患该病的相对危险度高。该病发病前有癫痫发作史较多。偏头痛或严重头痛史与该病无关。不少研究发现抑郁症史,特别是老年期抑郁症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最近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认为,除抑郁症外,其他功能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也有关。
3、头部外伤
头部外伤指伴有意识障碍的头部外伤,脑外伤作为该病危险因素已有较多报道。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提示严重脑外伤可能是某些该病的病因之一。
4、其他
免疫系统的进行性衰竭、机体解毒功能削弱及慢病毒感染等,以及丧偶、独居、经济困难、生活颠簸等社会心理因素可成为发病诱因。导致老年痴呆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大家最好要了解引起的具体原因,并且应该要做好头部的保护工作,避免头部外伤,否则容易导致老年痴呆的发病,情绪过于抑郁容易诱发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也有可能是躯体疾病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容易诱发老年痴呆。
预防老年痴呆,从日常小事做起
1、不用铝制炊具
尸检发现,痴呆症病人脑内铝的含量是一般人的4倍。人体内铝的增多,铝制炊具无疑充当了助纣为虐的角色。是老年痴呆的预防方法。
2、坚持用脑
晚年仍要坚持阅读、下棋、猜谜、吟诗作赋等脑力活动,使脑细胞始终处于活动兴奋状态,以减慢老化。
3、补充冷杉精华
研究发现,冷杉针叶中含有多种单萜化合物,其中挥发油20多种,它具有抗菌消炎和醒脑安神的作用,特别是在提高人体细胞抗氧化能力、增加免疫力方面效果显著。冷杉针叶中的聚戊烯醇不仅能修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血浆AChE、MAO、BuChE功能,也能修复脑中5-羟基胺脱氨基反应的水平,使损伤的神经元介质恢复正常。
4、科学进餐
坚持低脂低盐、荤素搭配的饮食原则。防止动脉硬化医学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痴呆症与脑血管硬化有关,称为血管性痴呆。因此,防止动脉硬化可减少痴呆症发生。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