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6日,在看完了一场场精妙绝伦的“神仙打架”后,我们迎来备受青年医生欢迎的「跟着大咖学手术」,本场专题由曲进锋教授、佘海澄副主任医主持,洪晶教授、王涛教授、宋旭东教授、叶俊杰教授、李冬梅教授、尹虹教授作为云上嘉宾,就曾悦医生的““物尽其用”——透镜修补角膜穿孔一例”,石砚医生的“内路微导管引导的小梁切开术”,陶靖医生的“RK术后白内障PHACO+IOL植入术”,畅立斌医生的“人工晶体眼网脱”,孙静医生的“精准微创眼眶减压手术”,李芸医生的“噩梦般的黄斑孔”共计六例青年医生的“小咖秀”展开讨论。本专题上线点击量达2.43万,可谓是人气爆棚。青年医生的汇报短小精悍,大咖教授的点评一针见血。下面小编带着大家一起回顾这个精彩纷呈的专题。
“物尽其用”——透镜修补角膜穿孔一例
首先,曾悦医生为我们带来了他在新冠疫情期间遇到的一例病毒性角膜炎、角膜穿孔。众所周知,最理想的术式是双板层或全层角膜移植术,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患者的贫穷、材料的限制让曾医生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他选择飞秒激光术中取下的角膜基质透镜,为患者进行了临时性的修补,术后给予患者病毒性角膜炎的常规治疗,术后两月复查病灶区变为致密的角膜白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洪晶教授对此病例感触很深:她首先肯定了曾医生的理念,在特殊的时期、碰到特殊的患者,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想方设法保住患者眼球,才有可能实现二次复明;曾医生因地制宜的进行了手术设计,并且后期在足量抗病毒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抗炎治疗,手术及围术期管理做的非常好,善治善能。内路微导管引导的小梁切开术(GATT)
石砚医生为大家展示了一种相对较新的术式——GATT,患者为双眼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右眼曾多次行小梁切开+切除术、小梁切除术、睫状体光凝术,在四种药物治疗下仍然眼压失控,考虑到GATT的成功率可能更高,石医生在评估患者房角情况后为其选择了此术式,并成功进行了下方小梁的切开,术后一年复查患者眼压维持良好,效果满意。王涛教授随后进行了高屋建瓴的点评:先天性青光眼机制复杂不明,且儿童的增殖重,是青光眼科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石医生为我们展示的是一种改良的小梁切开术,在房角镜及微导管的辅助下,使得我们能够根据临床需要切开下方°、甚至是°的小梁,具有创新性;同时,王涛教授提醒大家在选择这种新的术式时,要考虑其远期成功率、效价比等多种因素,并鼓励临床医生对适应症进行不断探索。RK术后白内障PHACO+IOL植入术
陶靖医生为大家带来一例RK术后的白内障手术,患者双眼角膜中周部均存在放射状瘢痕,Pentacam亦提示角膜角膜前后表面形态有较大变化。对于该类患者,手术操作技巧及人工晶体的选择切实关系到术后效果。结合此患者的需求,陶医师设计的治疗方案如下:手术选择角巩膜切口,IOL计算选择BarrettTrueK公式,目标屈光度预留-3D左右。手术进行顺利,术后三个月复查效果满意。宋旭东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陶医生的病例进行了总结点评,面面俱到,言近旨远。1,这是一例高度近视、RK术后的白内障,术前需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