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利
副主任医师
医院临床技术部白内障青光眼科主任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0余年
曾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眼科中医院进修学习
玻璃体切除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术后10年双眼囊袋脱落
病史摘要
患者女,70岁,双眼自幼高度近视;10年前行双眼白内障手术,因高度近视术中(人工晶体为负度数)未植入人工晶体,自觉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否认外伤史,10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双眼视力下降,伴眼前水波流动感就诊于我院,门诊以“双眼囊袋脱落”收住院,入院查体:视力:OD:0.08,OS:手动/10cm,眼压:OU:17.0mmHg,双外眼无畸形,睫毛无倒睫乱生,泪小点位正,泪道冲洗均通畅,双眼眼前节(-),晶状体缺如。囊袋呈团状飘浮于瞳孔区(见图1)。玻璃体絮状混浊,眼底视盘色淡,颞侧见萎缩弧,后极部视网膜大片萎缩灶,周边视网膜呈“豹纹状”。眼轴右眼31.62mm,左眼32.57mm。辅助检查:B超:双眼玻璃体混浊,玻璃体后脱离;F-ERG:双眼Aa、Ab波振幅下降,右眼Lb波潜伏期延迟。F-VEP:双眼F-VEP波1.4HZ峰时轻度延迟,左眼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细胞密度:.3/mm2六角形细胞比例:84%。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给予左眼囊袋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患者自觉右眼视力可,拒绝手术)。
图1
出院查体
视力:OD:0.08,OS:0.02,眼压:OD:20.5mmHg,OS:13.5mmHg,右眼同入院,左眼结膜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虹膜纹理清晰,瞳孔圆,直径约3.5mm,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缺如,(见图2)玻璃体腔内充满透明液体,眼底视盘色淡,颞侧见萎缩弧,后极部视网膜大片萎缩灶。周边视网膜呈“豹纹状”改变。
图二
讨论
高度近视眼睫状肌的纵向肌显著增厚,环形肌几乎缺如;悬韧带显著薄弱、减少。因此,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往往悬韧带松弛或伴有晶状体不全脱位,在近视发展过程中,随着玻璃体腔长度增加,巩膜逐渐变薄,造成巩膜向后或向赤道部扩张,形成巩膜后葡萄肿,眼轴明显变长。无论人工晶体计算度数高低,在高度近视患眼中均应植入人工晶体,优点如下:保留完整的后囊膜,限制玻璃体向前运动的倾向,降低玻璃体前界膜破裂和玻璃体后脱离的机会,从而降低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几率;人工晶体植入可降低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缓解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的时间,从而降低了远期玻璃体视网膜合并症的发生机会〔1〕。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使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术中植入低度数人工晶体不仅可以增加术后组织的稳定性,减少玻璃体活动对视网膜的牵拉,从而降低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2〕文献中高度近视术后出现视网膜脱离并发症的患者多见,但出现囊袋脱落的患者很少见,该患者术中未植入人工晶体,术后10年内虽无视网膜脱离并发症发生,但是因悬韧带松弛,玻璃体的变性、液化,使囊袋后阻力降低,囊袋前后活动度明显加大,导致囊袋脱落。当然10年前手术时如植入人工晶体也不能确定今日囊袋不脱落,但人工晶体的植入必定增加了囊袋稳定性。从该患者身上我们眼科医务工作者,医院的眼科医务工作者应再提高一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的理念。为基层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振平主编.晶状体病学.广东科技出版社:-。
〔2〕AlioJL,Ruiz-MorenoJM,ShabayekMH,ect.Theriskofretinaldetachmentinhighmyopiaaftersmallincisioncoaxialphacoemulsification〔J〕.AmJOphthalmol,,(1):93-98.EpubMay23.
1.本在线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2.本在线分享所载的信息、评论和其他内容均无意代替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医学判断并且亦无意作为可以信赖的建议,作为本在线分享的观众/听众您应该通过您自己的专业判断来评估本在线分享所提供的所有信息或咨询其他专业人士并查阅其他参考资料;3.(若适用请添加)本在线分享的观点或链接到的任何第三方的全部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由分享人自行负责。本在线平台以及强生公司不对其中包含或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4.对于任何因使用本在线分享内容而可能遭致的意外、疏忽、侵权及其造成的损失,本在线分享平台及强生公司(or眼力健公司)对其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5.本在线分享的内容禁止转载、拍照、下载、传播。
更多精彩案例,请您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