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义
什么是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是指晶体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某种障碍,出生时晶体即已全部混浊或部分混浊,亦有少部分为出生后早期逐渐形成者。
WINTER
病因是什么?
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原因较多,通过大量的家系调查及详细的病史询问,认为本病由遗传或环境及宫内感染的风疹等几大因素所致。(遗传因素所致的白内障约占1/3.)
先天性白内障治疗四大要素是什么?
01早期发现
早期婴幼儿视力筛查很重要,对后期的治疗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家长也可通过日常观察来发现患儿眼睛异常。
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典型表现为白瞳症、眼球震颤、斜视、畏光等,如患儿出现相应症状,请及时就医,进行视功能检查、视网膜和视神经检查、眼部B超检测等。
02早期手术
先天性白内障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早期手术治疗,即可发生剥夺性弱视,所以其治疗时机与一般成人白内障不同。
手术时机:为了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内尽早消除剥夺性弱视的可能性,对双眼完全性白内障以及单眼严重影响视力的白内障,应于3个月-6个月内手术为好。
03矫正屈光不正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要及时进行屈光矫正,手术后无晶状体眼呈高度远视状态,而且因为眼球仍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屈光状态会变化很快。屈光矫正是让视网膜获得清晰像,重建视觉、治疗弱视的关键。
常用的屈光矫正方法如下:
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压贴球镜、人工晶体植入
人工晶体植入是大龄儿童白内障术后的推荐方法。
白内障术后可以选用框架眼镜与角膜接触镜矫正,框架眼镜双眼像差为25%-35%,角膜接触镜像差仅为8%,更能有效提高视力,但通过临床观察,患儿依赖框架眼镜更多。
04视功能训练
手术及进行屈光矫正后,需要及时的进行视功能训练否则会形成形觉剥夺性弱视。
视功能训练分为两个板块:
视力提升板块与双眼视觉板块
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训练的首要重点为视力的提升,在视力提升上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在视力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再同时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同时、融合、立体功能)。
视功能训练难点
1、患儿弱视训练配合差
2、一部分患者无法配合屈光矫正
3、家长依从性差
如何应对训练困难
1、医生根据患儿及家长情况选择适当的训练方式!
2、家长在训练过程中要起到教学、监督与鼓励的作用!
3、训练多样化、趣味化来吸引患儿的注意力及增加患儿训练耐心!
4、不间断的门诊或与医生沟通训练情况,以便及时根据情况来对训练进行调整!
陈林义院长表示: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经过及时、有效、规范的弱视训练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一般不会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如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弱视或失明,影响患儿日常生活。
免责申明
本文内容主要来源于陈林义院长相关著作,部分内容参考互联网及眼科学。仅供临床参考。谢谢大家。
陈林义工作室陈林义眼科患者群
医院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