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后天性白内障治疗专科医院 >> 后天性白内障护理 >> 文献速递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小梁切除

文献速递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小梁切除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小梁切除术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眼压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年3月至年9月医院眼科就诊,至少3个月前因PACG行小梁切除术,白内障明显需要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全部患者,共47例(47只眼)。记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前、术后1天、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的眼压;术前和术后2年降眼压药物使用情况,滤过泡分级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对患者术前术后眼压及BCVA进行配对t检验。对手术前后降眼压药物使用频率、滤过泡等级、眼压控制成功标准进行秩和检验。对术后2年眼压变化与各变量之间进行直线回归、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患者术前平均眼压(18.7±6.7)mmHg(1mmHg=0.kPa),术后2年下降至(16.4±2.0)mmHg,与术前比较眼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P=0.)。使用降眼压药物的数量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术前为0(3,0)种,术后2年为0(2,0)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眼压值与术后2年眼压降低值呈显著正相关(r=0.95;P<0.01)。术后BCVA与术前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P<0.01)。术后2年滤过泡较术前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眼压控制完全成功,部分成功,失败的比率,术前分别为(61.7%,27.7%和10.6%),术后2年分别为(89.4%,8.5%,2.1%)。术前不使用降眼压药物眼压≤21.0mmHg的29只眼,术前平均眼压为(14.5±4.0)mmHg,术后2年平均眼压为(15.5±2.3)mmHg,眼压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术前眼压>21.0mmHg需使用降眼压药物的18只眼,术前平均眼压为(25.3±4.4)mmHg,术后2年平均眼压为(17.8±2.4)mmHg,眼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可以降低小梁切除术后PACG患者的眼压及降眼压药物数量。术前眼压正常的患者术后眼压仍维持在正常范围,术前眼压高于21.0mmHg的患者术后眼压有下降至正常范围的趋势。

杨文慧(,医院眼科);韩琪(,医院眼科);陈松(,医院眼科);颜华(,医院眼科)

中华眼科杂志年52卷02期-页

本文献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复制、分发这些文献或者以其它方式把它们用于任何公开或商业目的。









































北京白癜风怎么治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xd.com/wadwh/17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