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按照国际惯例,65周岁及以上的人群即可被定义为老年人,而年龄≥65周岁的糖尿病患者即被定义为老年糖尿病患者。
对于老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典型糖尿病症状(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加上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或加上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加上葡萄糖负荷后2h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
此外,世卫组织建议,在具备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可采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切点。国内符合要求的实验室检测的HbA1c也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指标。
我国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老年人患上糖尿病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①胰岛素抵抗
老年人中,很多人都存在着胰岛素抵抗的情况,这是由于相对来说,老年人的活动量有明显的减少,发生肥胖的几率就会升高,这样就容易诱发胰岛素抵抗。另外,老年人的胰岛素受体、糖感受器以及胰岛素调节反馈机制也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因此也会出现胰岛素抵抗,从而诱发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肥胖型老年人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②胰岛β细胞代偿功能的丧失
老年糖尿病的发生还与胰岛β细胞代偿功能的丧失有关,即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
胰岛β细胞代偿功能衰竭的标志为:血中胰岛素原水平和胰岛素原/胰岛素比值的升高。而在糖尿病前期的老年患者中可见胰岛素原不适当分泌增多的情况,胰岛素早期分泌相合迟发分泌相则均有降低。
核酸物质损害增加、慢性高血糖等对β细胞的损害作用,是促使该细胞代偿功能丧失的重要因素。β细胞功能不全在老年糖尿病的发病和发展中可能起着驱动作用。
③环境因素
生活方式的改变会对老年人的糖代谢情况造成影响。例如,高糖、高热量饮食,再加上体力活动的减少,会使得老年人容易出现超重和肥胖的情况,这个也是老年人容易患上糖尿病的原因。
④药物
老年人通常都会合并有较多的基础疾病,并且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而有的药物可能会影响其体内糖的内稳态,从而引起糖尿病。
那么老年糖尿病患者相对其他的患者会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上面也提到了,这类患者通常合并有多种的代谢异常,比如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等,而且通常病情也较为严重,致残、致死率较高。
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以慢性并发症如心脑血管事件为首发表现,病程隐匿。另外,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合并有白内障、视网膜病变和青光眼的患者明显多于年轻患者。
其次,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较为少见,反而非典型症状较为多见。老年糖尿病患者常有疲乏、无力、轻度口渴、尿频、多汗、皮肤瘙痒等典型症状。有时还伴有特殊表现,如肩关节疼痛、肌痛、精神心理改变、足部皮肤大疱等,少数患者则会有低体温、多汗、恶液质、肌萎缩、认知功能减退等。
再者,低血糖的发生风险较高。这类患者由于记忆和认知能力下降,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受损,交感神经、升血糖激素代偿机制缺陷,营养不良或进食不规律、服用多种药物、伴肝肾功能衰退等,所以一般对治疗的耐受性较差,更容易发生无意识低血糖、夜间低血糖和严重低血糖,从而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所以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应注意定期复诊,按时按量用药,以及施行相关的护理措施。比如,根据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代谢指标、脏器功能等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保证生理活动需求,同时不增加代谢负担。
还有,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定期与专业人士沟通交流,因为有效的糖尿病教育和饮食指导有助降低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结语
虽说老年人容易患上糖尿病,但糖尿病其实是一种所有人都有可能患上的慢性疾病,而且该病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注意对糖尿病的预防。
健康的生活和饮食方式是有效的措施,同时建议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及早发现血糖异常,采取干预措施使其恢复正常。
参考资料:
[1]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13(1):14-46.
[2]老年人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和临床特点[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4(9):-.
#糖尿病#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