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看不清,莎普爱思滴眼睛”、“模糊滴、重影滴、黑影滴”、“明亮眼睛,幸福晚年”……对于莎普爱思的使用者尤其是老年朋友来说,这款眼药水的广告词并不陌生。12月4日,网上一篇标题为《一年卖出7.5亿的洗脑“神药”,请放过中国老人》的文章质疑:“莎普爱思滴眼液涉嫌虚假宣传,并不能治好白内障”,并引发持续热议。
REC莎普爱思的官方说明中显示,该药物的主要适用症为早期和老年性白内障。但在广告宣传中,却刻意避免或直接省略。在广告视频的字幕上,可以看到“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看不清,莎普爱思滴眼睛”的字样,其中“早期”和“老年性”的字号明显缩小。
REC医院眼科主任专家崔洪平表示:“白内障是一种无痛性、眼内晶状体混浊的疾病,唯一的治疗办法是通过手术,清除白内障碎片后植入人工晶状体,而药物即便使用,也只是作为安慰剂而已。”
莎普爱思的通用名称是苄达赖氨基酸滴眼液,苄达赖氨基酸作为一种营养物能延缓晶状体内的蛋白质变性,然而仅仅是起到延缓早期白内障的作用。但是,莎普爱思能做的事,临床上很多类似的药物都能做。
REC莎普爱思为了在诸多同类品中脱颖而出,夸大了治疗的效果,甚至有意无意让应该进行手术的患者,迷信于依靠点眼药水就能治好白内障,违背了基本的医学理论。为了使消费者相信“眼药水就能治好白内障”,莎普爱思所属公司年共花费2.6亿元投入广告,占总营业收入20%以上,而同年的药物研发费用只有0.29亿元。
“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我信得过”“‘铁榔头’郎平代言的产品应该不会骗人”成为了多数人选择莎普爱思的的原因。“洗脑式”广告很容易就制造出白内障效应,形成盲区。恰恰中国老人是一个相对“讳疾忌医”的群体。“大病拖小病捱”,医院,多数抱着“能躲多远躲多远”的态度。正是吃准了这一点,“神药”莎普爱思牢牢抓住了中国老年人的心。
REC恰恰中国老人是一个相对“讳疾忌医”的群体。“大病拖小病捱”,医院,多数抱着“能躲多远躲多远”的态度。正是吃准了这一点,“神药”莎普爱思牢牢抓住了中国老年人的心。
这个成本仅为1.44元毛利率高达94.59%的“神药”,不仅是用小字标注的障眼法误导了白内障患者,更可怕的是,“铺盖式”的洗脑广告充斥公众脑子的方式,使舆论形成了白内障效应,看不到事情的真实与否。很多人对广告有种认识:如果东西不好,怎么敢这样大张旗鼓的宣传;请明星代言,肯定是信得过的大品牌。这种“广告消费迷信”总觉得是因为产品靠谱才会有这样大的影响,而不是先想到这种影响往往是钱砸出来的。消费者的盲目从众心理,一定程度上也滋长了不法企业不惜重金进行洗脑式宣传和将重点放在广告轰炸上的思想。
这种蒙蔽双眼的宣传方式也许可以让莎普爱思在同行中“脱颖而出”,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巨大的。白内障患者得了白内障可以切除,媒体和监管部门得了白内障可就麻烦咯。
REC作者
周小丁
编排
杨设华
编审
王昭丹杜玮杰
图片均来自网络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