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盐过量可致白内障!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如果食物中盐分含量过高,患白内障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悉尼大学的罗伯特博士及其同事研究发现,钠摄入量最高者比钠摄入量最低者患后囊下白内障的可能性高出2倍,这是一种对视力损伤最大的白内障。他们的这份研究报告也曾被发表在《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对约名49岁至79岁成年人的眼睛进行了检查,并要求实验对象填写了一份关于饮食频率的问卷。人患了后囊下白内障,人患了另两种与钠摄入无关的白内障中的一种。研究还发现盐摄入量高的人也可能患其它容易导致白内障的疾病,如糖尿病或高血压,并可能服用过皮质类抗炎药等。2.缺水易患白内障!
研究发现,如果老人发生脱水或患严重腹泻,就容易罹患白内障。据有关资料表明,发生过一次脱水的老人,患白内障的几率高出正常人4倍;曾两次发生脱水或严重腹泻者,患白内障的几率高出正常人21倍。因为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当体内丢失10%的水分时,就无法正常维持生命活动。人的眼睛内液体含量较高,当人体缺水引起晶状体蛋白变性时,最终就会引起晶状体混浊而诱发白内障。 要预防中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首先要重视调节饮食,注意补充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各种维生素及叶黄素的食品。少吃高脂肪、高糖饮食,避免脂肪等营养过剩而使机体迅速发胖;避免长期强烈阳光刺激;最好戒烟;积极防治老年病,尤其要加强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症的防治;生活中要特别重视水分的摄入和补充,夏季或运动出汗后饮水量还应增加,不要等到口渴时才饮水。特别是因病引发腹泻时要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而罹患白内障。3.老年人易患白内障!
目前最普遍的一种白内障。它的发生机制很复杂如家庭遗传的因素、晶体的代谢与营养、膜的老化、紫外线照射等等,老年性白内障是人体器官自然老化的一种表现,就像上了年纪,头发白了一样。而要预防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减缓发展,最简便易行的是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照射,还应该注意合理的膳食保持良好均衡的营养,注意全身病的如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这些病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晶体)4.高度近视者要防白内障!
研究发现,许多青少年时期患有高度近视的人,在40岁以后会发生玻璃体变性,进而出现近视性白内障、患上近视性白内障之后,患者远近均看不清,这在医学上称为高度近视性白内障。高度近视性白内障的特点是,患者视物感到雾茫茫,不痒也不痛,远近视力均不能矫正,在阳光下更加看不清东西,一定要找到合适的光线才能看清、此病多发生于自幼营养较差的高度近视者身上,常在40岁以后开始发生,影响工作较早。因此,在青少年期假如发现自己属于由营养不良而导致的高度近视,那么,就可看作是一种中老年后白内障的一种危险信号!5.体重过重易患白内障!
美国芝加哥研究人员对名40-84岁的人进行6年跟踪观察,其中名患了白内障。观察发现,肥胖体重超重较多的男人比较瘦的男人得白内障的可能性增加一倍以上。研究人员在这项研究中把34%的白内障归因于体重过重,21%归因于糖尿病,12%归因于吸烟,4%归因于高血压。6.强光刺激易致白内障!
法国国家卫生与医学研究所主持的一项研究证实,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会明显增加患白内障的危险性。他们把法国地中海沿岸城市塞特的名60岁以上的老人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经常接触强光者如电焊工和喜欢户外活动的人,患白内障的比例大大高于其他人群。此外,外出习惯佩戴太阳镜的人比其他人患白内障的比例低40%。所以,他们建议人们在强光下活动或工作时,应注意佩戴质量好的太阳镜。(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叶黄素具有吸收紫外线,清除氧自由基的功能,在眼睛内构筑成一道防御屏障,防治晶状体浑浊、延缓晶状体的老化,从而降低白内障的风险,明显减少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在饮食结构方面,应以清淡、富有营养的食品为宜,尤其应从食物中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及叶黄素。研究证明,由于叶黄素具有超强的抗氧化性,可以保护晶状体纤维膜不受光干扰而引起氧化作用,因此,从饮食方面摄取足量的维生素及叶黄素,对白内障患者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当前时间: